第四章 (第5/19頁)

利物浦有兩家報紙很快就獲悉了列車上發現屍體一事,他們向利物浦警察當局打聽這和倫敦那個持刀殺人者有沒有聯系。但兩報的總編輯後來接到了警察局長的電話,結果兩報都沒有刊登這則消息。

總共有一百五十七個高個子、深膚色的人被懷疑是費伯而遭到拘捕。除了二十九個人,其余的都能證明他們不可能作案。軍情五處派員和那二十九個人談了話。其中二十七個叫來了他們的父母、親戚和鄰居,證實他們出生在英國,而且從二十年代起即居住在英國(那個時候費伯人仍在德國)。

最後的兩個被帶到倫敦,由高德裏曼親自盤問。兩個人都是獨居的鰥夫,沒有活著的親屬,而且居無定所。

第一個人衣著考究,很有自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表示,他的生活方式是四處流浪,打些零工,做些粗活。高德裏曼解釋說,他在尋找一名德國間諜;他和警察不同,有權在戰時不經審訊就拘禁一個人。他進一步聲明,他對一般罪犯毫無興趣,對方在陸軍部裏向他吐露的任何事情,他都將嚴於保密,而且不予追究。

那名罪犯立即承認自己是個職業騙子,並供出了十九個老太太的地址——在過去的三周裏,他詐騙了她們的舊首飾。高德裏曼把他轉給了警察。高德裏曼認為,對一個職業騙子沒有什麽信義好講。

最後一個嫌疑犯也在高德裏曼的手裏垮了。他的秘密是,他根本不是鰥夫,有時獨居也是暫時的。他在索利哈爾、伯明翰的奈利哈爾、科爾切斯特、紐伯裏和埃克塞特都成了家。當天下午,五位妻子都拿出了結婚證書。這個重婚犯就被送進了監獄,聽候審判。

在搜捕進行期間,高德裏曼一直睡在辦公室。

在布裏斯托爾,米茲教堂火車站:

“早安,小姐。請你看看這個好嗎?”

“嘿,你們看——這個警察給我看他的快照呢!”

“喂!別鬧了,只要告訴我你們見過他沒有。”

“哦,他多帥啊!我要是見過他就好了!”

“你要是知道他幹過什麽事,你就不願意見他了。你們都看一看好嗎?”

“從來沒見過他。”

“我也沒見過。”

“我沒見過。”

“沒見過。”

“你抓到他的時候,問問他想不想認識一位布裏斯托爾的好姑娘。”

“你們這些女孩子啊——我真搞不過你們……你們以為發給了你們一條褲子和一份搬行李的工作,就可以像男人一樣講話了……”

伍爾維奇碼頭:

“早,警長,天氣真糟啊。”

“早,船長。我想在公海上氣候可能更糟。”

“有什麽要我幫忙的嗎?還是你只是想過河?”

“我想讓你認一張臉,船長。”

“等等,先等我戴上眼鏡。哦,別擔心,我可以看清水面,給船導航,只是看近東西才需要用眼鏡。好了,來吧……”

“想起點什麽了嗎?”

“對不起,警官。完全是生面孔。”

“好吧,要是見到他就通知我。”

“當然。”

“祝你航行順利。”

倫敦東一區,裏克街三十五號:

“萊裏警官——見到你多麽驚喜啊!”

“別耍嘴皮子了,瑪希爾。你這裏有什麽人出入?”

“都是安分守己的客人,警官。你是了解我的。”

“不錯,我了解你,所以我才來。你的那些安分守己的客人裏有沒有一些平常是在四處奔波的?”

“你從什麽時候起為軍隊征兵了?”

“沒那麽回事,瑪希爾,我在尋找一名大惡棍,如果他到過你這兒,他可能會告訴你他常常需要四處奔波。”

“傑克,要是我告訴你,來我這兒的人,沒有我不了解底細的,你會走開,不再糾纏我嗎?”

“我為什麽要相信你呢?”

“因為一九三六年那件事。”

“那時候你比現在好看呢,瑪希爾。”

“你也是的,傑克。”

“算你贏了……留心點這個屠夫。要是這家夥到這兒來,跟我說一聲,好嗎?”

“保證。”

“千萬別耽擱時間。”

“好的。”

“瑪希爾……他捅死過一個你這樣年紀的女人。我這是為你好。”

“我懂。謝謝。”

“再見。”

“小心點,傑克。”

A30號公路靠近巴格肖特的比爾咖啡館:

“來杯茶好嗎,比爾?加兩塊方糖。”

“早安,皮爾森警官,天氣真糟。”

“那盤子裏是什麽,比爾——樸茨茅斯來的卵石嗎?”

“牛油圓面包,你知道的那種。”

“哦,那我就來兩個吧。謝謝……喂,小夥子們!誰想我把他的卡車從上到下徹底檢查一遍的話,現在可以馬上走開……對了,這樣更好。請看看這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