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面皆楚歌 第70章 峰回路亦轉(三)(第3/4頁)

不一會,廚房裏喊著,熱氣騰騰的面條和幾樣小菜端上來了,做慣了飯的簡凡第一次坐等著吃倒還有點不得勁似地坐立不安,反倒是蔣迪佳頗為大方,拉著椅子,把簡凡領到了餐桌上。一眼掃過,就是家常便飯而已,清清亮亮的柳葉面,綠茵茵的豆莢炒肉絲、香菇炒油菜,外加了一份涼拌黃瓜和麻辣涼皮,俱是大原人餐桌上常見的飯菜。

老爺子終於出來了,解著圍裙笑吟吟地讓簡凡頗覺得有幾分親切,孰然已忘了對方尚有個什麽教授的身份。知道這位已經是知天命之年,比自己老爸還大,不過看面相和善、身材清瘦、體態一點不見龍鐘老態,頓讓簡凡心裏有點暗暗稱奇了。而此時端碗的蔣迪佳也頗有觀瞻,脫下了外套,輕衫淡紫、高領鵝黃、素手調羹,蓍未動、食未嘗、先有香,光看就看得春心蕩漾了。

蔣迪佳老爸蔣清源,已經退休又被返聘回當山大的客座教授,餐桌上一介紹,看樣早有伏筆已經打好,老人笑著道:“簡凡哦……簡單之至、平凡之極,呵呵,好名字,有意味,家常便飯招待你這麽位大廚可有點班門弄斧了啊,可千萬別見笑啊。”

這麽一寒喧一客氣,簡凡頓覺親切倍增了幾分,謙讓著,點評了句:“伯父您客氣了,柳葉面能做到這個水平,快趕上白案師傅了。”

簡凡一贊,蔣迪佳樂了,邊淺嘗邊笑著往老爸的肩頭靠靠說了句:“算你識貨啊,我最愛吃我爸做的柳葉面。九鼎的廚師也沒有我爸做的好。”

“那是……那是……”簡凡訕訕言到,跟著捧了句。挾著菜嘗著薄薄的柳葉面,這贊揚倒不虛誇,面做得還真有一手,心裏暗暗地打鼓,莫不是這老頭也是個吃才?要知道這柳葉面純手工的作法,那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了,就鄉下那閑功夫頗多的老太太才有功夫做這費勁玩意。要是吃才的話,這倆人可有共同語言了。

倆小人這麽一捧,老人的臉上頗有幾分得色了,笑著問了句:“家常飯和飯店的可就是倆個概念了,這柳葉面飯店可不會給你做,費時費工費力,到哪兒賺錢去?……小凡,咱們省可是面食大省,你知道有多少種面食嗎?”

“那個多了……柳葉面、斜機機、長細擀面、切板板、蘸片片、掐疙瘩、圪朵朵、剔尖兒、刀削面、刀撥面、騰面、擦圪蚪、河撈撈、喔喔飯、鉸魚日、拉條……全省從南到北有四十多種作法,全國第一,沒有那個省比咱們這兒人最會吃面食了。”簡凡無意中又被觸動了吃的那根神經,這話就像在嘴邊一般脫口而出。本來就是隨口一問,一下子說出來二十多種,蔣迪佳一下子聽到這麽多面食的名詞,先倒愣了,再一說無比繁復的作法,更是咂舌了,不過老爸蔣清源倒聽得津津有味,偶而還插一兩句,簡凡看這樣,倒更確定了:這老頭,八成也是吃才一個。

莫非這做學問和做飯,也有共通之處?……簡凡想得心裏直打鼓。

唏唏噓噓地吃著面條,老人頗為健談,聽著說話倒聽出點味道來了,敢情是前段時間偶而給蔣姐送的石子餅、小棗、核桃還有從唐大頭處搞得燜狗肉,都被當禮物孝敬給蔣家老爸了,又知道了五洲的事,老人自是有點過意不去,此番是專程在家裏招待簡凡一次,弱弱地聽著,倒沒有再細問家庭出身、收入如何、工作情況等等之類的惱人話題,這倒讓簡凡慢慢放得開了。

一放開,這火車就刹不住了,三句兩句一說,敢情這老頭還真是吃家。說到了全省的美食,從大原的醬肘、蒸餃到平遙的牛肉、從保德的碗托說到神池的麻花、再從繁峙疤餅說到原平鍋魁,一路說了下去,河曲酸粥、代縣的麻片、忻州瓦酥、定襄蒸肉、靈丘熏雞、聞喜煮餅、高平燒豆腐、應州牛腰、同川甜梨……一路說來,這年紀小的倒比年紀老的吃得還多、說得還細,這倒多虧了嘴饞的簡凡上大學時候同系一幫子來自各地的同學,四年間足把各地的好吃的嘗了個遍,此時信手拈來自是不在話下。而蔣清源偌大的年紀,敢情也桃李滿全省,這各地的美食見聞也是比較雜,一老一少,倒還越說越有勁了。反倒蔣迪佳成了個閑人插不上嘴,只能聽得倆人說各地美食進而神往不已了。

飯過多半,又就著幾杯清清亮亮的玉米黃,意猶未盡的蔣清源談興頗濃,從吃引到了專業領域,大談吃和生命科學的內在聯系,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從神農氏的舀谷為米、引火燒食說到商周煮鼎為食、再說到現代人吃得血脂、血壓、膽固醇齊高的誤區何在,得出了一個確實的結論,現在這吃貴的人多、會吃的人少;好吃的人多,但吃好的人並不多。這些話題簡凡自然是興趣頗濃,偶而用食材搭配旁證這位準老丈人一句,頓有畫龍點睛之感,看來做飯和做學問不一定有關,可美食和養生肯定有關,倆人在這個上面頗為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