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和少女的密室(第6/14頁)

“此事屬實?”

“我們向醫生確認過了確實屬實。也就是說,是第三者將二人刺殺之後,故意作成殉情的假象。”

“匕首的指紋呢?”

“只有少年的指紋。雖然不知道順序如何,犯人是在刺殺了篠山薰和鬼頭真澄後,再將匕首上自己的指紋擦除掉並讓少年握住匕首的。但是,犯人應該不可能殺得死兩人才對啊。”

“這是什麽意思?”

“首先,關於篠山薰。薰是在下午兩點的時候回家的,但直到兩點半以前後門都沒有人監視,那麽兩點到兩點半之間,犯人有可能從後門潛入屋子,不為人知地將薰殺掉吧。然而,實際上那是辦不到的。薰在三點的時候給小姨菊子打過電話,所以至少在那個時刻以前都還活著。雖然推測薰在被刺以後的十分鐘都還活著,可就算假設三點的時候已經被刺了,被刺的時刻也不會追溯到兩點五十分之前。而且,兩點半以後的篠山家是被完全監視的,這就表示犯人根本殺不了薰。”

“對啊……”

“接下來是關於鬼頭真澄。真澄到達篠山家的時間是三點二十五分。篠山家已經處在完全的監視下了,犯人無法殺死真澄。從當場死亡來看,也沒有可能出現在外邊被刺後,好不容易來到篠山家才死的情況。既然是即死,就表示肯定是到了篠山家才被刺殺的,可犯人怎麽都無法在你和你同僚的監視下隨意進出屋子。另外,事發現場從三點十分到四點之間下了場雨,從而導致事發現場的地面泥濘不堪。而你和你同僚在發現兩人的屍體後,也調查過了篠山家的庭院,地面上只有你們的足跡而已。即是說,犯人在你和你同僚監視開始以前,就已經潛入篠山家,將兩人殺死後依舊潛伏著。直到你們五點發現屍體的時候,悄悄地離開了——當然這種可能性也被否定了。若真如此,犯人在離開之際,應該會在庭院內留下足跡才對。”

“不是殉情的話,這裏就產生了‘犯人是如何逃過我們的監視進出篠山家’的謎題了啊。”

“沒錯。簡直就像是偵探小說裏出現的密室殺人案一樣。調查總部現在也為此傷透腦筋呢。”

“不會是菊子撒謊了吧?實際上三點鐘的電話根本不存在,薰在更早的時間帶——在兩點半篠山家完全被監視以前就被殺死了。”

“為什麽要撒謊?”

“因為殺人的就是菊子也說不定。在兩點半以前將薰殺害後,為了制造自己的不在場證明,於是撒謊說三點的時候薰打過電話給自己。那樣一來就會讓我們以為犯案時間是在三點以後,只要她給自己制造三點鐘的不在場證明的話……”

“那種可能性搜查總部也想過了。不過,菊子在正午開始到三點前都有人見過她,她無法再兩點半以前殺死薰。而且,從你剛才的說法,她就必需給自己制造三點後的不在場證明,可事實上那個時候她卻一直一個人呆在家裏。”

“就算菊子本人不是犯人,也可能是為了包庇真兇也說不定。那樣一來,哪怕菊子有三點以前的不在場證明,三點以後沒不在場證明也沒關系,她還是有可能撒謊稱薰三點的時候打電話給自己。”

“意思是菊子為了包庇犯人而捏造了三點鐘打電話這個事實?”

“對。那樣的話,犯人就限定在菊子會包庇的人物裏面。那種人物恐怕是自己的親戚吧。比方說,自己的姐姐——薰的母親久子。”

江藤微笑道。

“連你都想到那麽遠了啊。不過,搜查總部也同樣想到了,菊子的親屬,包括久子在內,全部人的不在場證明都調查了遍。結果,全部人兩點半以前的不在場證明都成立。誰都無法再兩點半以前殺死薰。”

柏木苦笑著。原來如此,自己能想得到的,搜查一課的專家理所當然也能想得到吧?

“考慮到三點鐘的電話是菊子在撒謊,確實能解開薰的死亡之謎,但菊子根本沒有撒謊的理由。”

“那麽,犯人利用薰的聲音錄音,在三點的時候通過電話話筒播放給菊子聽如何?那樣一來,就能讓菊子認為薰在三點以前都還活著。”

“那就沒有可能了。說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去很遠的地方’後,菊子則問‘很遠的地方是哪裏’,然後薰卻能自然地回答‘到時會通知你的,現在還不能說’。錄音機的話怎麽也辦不到吧?”

“但是,如果兩人不是打算殉情的話,‘從今天開始我要去很遠的地方’這句話又有什麽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