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作項目

“私語咖啡館”坐落在新建的金融街南端的路口東側,高大的落地窗外是東西走向的由法國梧桐覆蓋的林蔭大道,春日綠意盎然,秋日金色濃郁。此地雖毗鄰繁華的金融街,卻在樹蔭的庇護下顯得清幽寧靜,與相鄰的金融街仿若兩個世界。這個咖啡館不僅銷售飲品,還為客人提供西餐與快餐的服務。

“私語咖啡館”離君氏企業的大樓僅兩百來米,因環境優雅,服務優良,成了君氏企業員工休息時的據點,每到中午,君氏的員工就會結伴前來享用咖啡與午餐。

在角落裏靠窗的位置背對著大廳坐著一位女子,正儀態優雅地低頭看書。從背後的輪廓來看,很年輕。她在那個位子上已經待了一個多月,每天臨近中午的時候就會準時來到店裏,坐到同一個位子,叫上一杯咖啡,然後靜靜地看書。開始,店裏的員工以為她在等人,後來見她天天獨自一人,私下裏談論起來,都有些羨慕她的這種悠然和專注。

可如果你能從正面看到她,或許就會注意到,她的注意力其實並不完全停留在書上。

“媽的,明天開始又要跑外勤了。”鄰座白襯衫的中年客人發著牢騷,言語中帶著極不情願的情緒,“這麽熱的天。”

“怎麽啦?”與他同桌的年輕人問道,“你們投資部那麽多人,還需要你去跑外勤?”

“今天布置的任務,除了邱部長,其他人都要出去做調查。”他望了望窗外亮得晃眼的大太陽,像熱浪已透窗過來似的,拿起桌上的菜單使勁扇了扇。

他同桌的年輕人扒了一口飯:“哦?公司是不是有新的投資項目了?”

“老板似乎要投資紅酒。這不,部長今天說了,要我們部門全體出去做市場調查,這個月,得拿出一份詳細的可行性調研報告。咳!但我們部門沒一個對紅酒有了解的。”

鄰座的女子不易察覺地微微側了一下身子,然後又低下頭繼續看書。

“調研紅酒?”年輕人一臉驚詫,“我們公司怎麽會對這個感興趣?”

“我怎麽會知道?我要是知道,我就是老板了。”中年人搖頭抱怨,“全市做紅酒的公司那麽多,都要上門咨詢收集資料,還要到各個商場做市場調查,這差事……真是好煩人啊。”

“那有你們忙的了。只是,這鬼天氣,太熱了,你們要辛苦了。”

“可不是!”中年人壓低聲音,“管他呢,老子隨便上網搜點資料糊弄過去算了。哎,你可別說出去啊。”

“放心,我是誰啊,你的鐵杆嘛。”年輕人笑道,“哈,只不過我想啊,大概你們部門的人也都是這麽想的。”

“那我可管不了,隨他們去吧。”

第二天,角落裏靠窗的位子上,女子沒有來。

絲路進口紅酒貿易公司的老板譚勝剛剛結束早會回到辦公室。他朝跟進來的秘書吩咐:“你把早會的內容整理一下,等會兒給我……”他皺著眉頭又補充說,“不要像上次那樣記流水賬,把要點整理出來,我需要的是綱要。懂了嗎?”

“哦,懂了。”小姑娘怯生生地應道,轉身輕手輕腳地出去了。

現在招個能幹事的人怎麽這麽難呢?連個會議紀要都做不好。看著剛招聘來不久的秘書的背影,譚勝很無奈地搖了搖頭。

而譚勝之所以心裏煩躁並非全因新招聘來的秘書辦事不得力。

公司成立於2007年年底,專營進口紅酒已經有些年頭了。起步那年,正趕上進口紅酒熱潮,賺了些錢。但緊接下來受金融風暴的影響,高價位紅酒的銷量大幅度下滑,進口紅酒開始被迫走親民路線,已經遠不如當年“高大上”了。前幾年,市場上主打的都是價值大幾百的進口紅酒,有些享譽全球的知名品牌即使價格被炒高十數倍,幾千上萬的,還有人整箱整箱地扛去送禮什麽的。現在,普通大眾消費能接受的進口紅酒的價位基本上是在100元至300元區間,同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網店鋪天蓋地,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越來越透明,銷售額看似逐年有微量增長,利潤空間對比往年卻越來越小了。

公司的純利潤在這幾年內出現大幅度的滑坡,已逼近盈虧的臨界點。現在除了保證產品品質穩定,價格也是決定銷售的關鍵點,價格低了,利潤就薄,利潤薄就必須得多銷,市場就那麽大一塊餅,就看誰有能耐多搶一些。所以除了穩固現有銷售通道,還要能開創新河,搶占別人沒想到的“先機”。可什麽是先機?手下銷售團隊提的那些紙上談兵的點子毫無建樹。譚勝面對這樣的局面,憂心如焚。今天,譚勝在例會上又向營銷經理下達了新的銷售指標,指望在重壓之下,能讓銷售業績有一些改善。但新的銷售指標出台後,各營銷經理基本都是垂頭喪氣地沉默接受,無一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