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故舊重逢

胡思遙有些失落地坐在院中槐樹下的長凳上,腦子裏一片空白。

老院長回來了,她輕手輕腳地把門關上,看到坐在樹下發呆的胡思遙:“思遙,來,幫我把菜拎到廚房去。”

“哦。”胡思遙回過神來,走過去接過菜籃子,入手沉甸甸的:“媽,你怎麽買這麽多菜?”邊說邊往廚房走去。

老院長跟在她後面,絮絮叨叨地說著:“都要走了,這裏的鯉魚最好,怕是再也沒機會吃了。自從你上了中學,就很少回來了,即使回來了,我也沒怎麽顧及你,沒為你做過一頓可口滿意的飯菜,現在,噩夢就要結束了,我們慶賀一下。”

胡思遙聽到最後,不由得有些高興,這些天,她等得太壓抑了:“媽,真的嗎?你真的決定一起離開了?”

老院長將圍巾隨手掛在門後的架子上,微笑著看著胡思遙:“我是要離開的,你也可以有別的選擇。”

“媽去哪裏,我去哪裏。”胡思遙將菜一一拿出來分好,準備幫著擇菜。

“思遙,你出去,我來就可以,讓媽為你做一頓完整的飯菜。”老院長從胡思遙手中將菜拿過來,把她輕輕推出廚房。

這些天來,胡思遙第一次這麽開心,不,應該說是這麽多年來的第一次才對。她們母女,交談的話題終於可以不再圍繞著“過去”這個傷疤。

這不堪的一切,總算是要結束了。

正午十二點,飯菜準時上桌。

母女倆對坐著,老院長也不動筷子,只盯著胡思遙看。胡思遙吃了幾口,察覺到母親的異樣,疑惑不解地看著她:“媽,你怎麽不吃?”

“有點累,好久沒下過廚了。”老院長依舊盯著她,“好吃不好吃?”

“嗯,好吃。”胡思遙給她夾了一塊魚,“媽,你也吃,可好吃了。”

老院長慢慢地嚼著,像是在細細品嘗菜肴。她望著吃得高興的胡思遙,心裏有些說不清的復雜感受。在胡思遙成功進入君氏後,她就想好了所有的步驟,胡思遙意外毀容打亂了她的一些計劃,但這頓飯,還是在計劃內的,不過結局稍稍不同了。

胡思遙擡頭,見母親還是看著自己,在她臉上,看不出悲喜的表情,只能從兩只眼睛裏看出,閃爍著少見的喜悅的光芒。雖然心裏還是有些傷感自己母女兩個都變成了這樣一副不堪的模樣,但一想到這世上還有一個至親至愛的人,也就稍稍釋懷了。此刻,她又想起了姚小明,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那麽恨母親在這件事上的狠絕做法——如果姚小明像沒事人一樣地離開了,只怕她重獲新生之後,要天天活在仇恨他的痛苦當中吧?母親斷絕了她未來漫長一生裏的所有可能有的悲憤,卻將其轉換成後悔自責留給了自己。

午後,老院長拖了自己的藤椅到院子中間,將被子鋪在上面,再泡了一壺濃茶,悠然地在院中聽著評彈。

胡思遙在母親的屋子裏收拾著東西。她將母親的衣物整理好,再收拾她辦公桌裏的東西。抽屜裏有幾本存折,有幾本是胡鳳枝的名字,有幾本是胡龍權的名字,都有相對應的銀行卡。胡鳳枝是母親的名字,這是她不久前才知道的;胡龍權這個名字從來沒聽母親說起過,但看到裏面夾著的身份證上的照片,知道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她們一直叫的胡叔。鳳枝,龍權,名字起得這麽整齊,怎麽像是一家人的名字呢?

裏面的錢都是存進去沒有取出來過的,加起來數額不小,再一看上面的日期,她知道那是什麽錢了。胡思遙將存折和銀行卡丟回抽屜裏,愣了一會兒又拿出來,收進了行李箱。

胡思遙繼續收拾著,中間兩個抽屜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第四個抽屜裏放著一本書,居然是《基督山伯爵》,書的封面已經破舊褪色,原來的圖案也模糊不清了,幾個字更是殘缺不全,邊角都被磨毛了,看樣子經常被翻看。書在母親的房間裏,自然是她看的了,原來母親是識字的。

胡思遙搖了搖頭,為自己的幼稚感到好笑——母親能別出心裁為她們編出那樣的月宮故事,自然是識字的,只是在孩子們面前,她基本不拿筆寫字或看書,也沒有教過她們什麽,所以她一直以為母親就算識字,也應該識得不多,卻沒想到,她居然可以看這種故事性極強的書。她隨手翻了翻,從書裏掉出兩張黑白照片來,照片已經泛黃,看樣子有些年代了。

一張照片上是兩個年輕女孩的合影,她們都穿著一樣的白色連衣裙,梳著兩條麻花辮,乍一看跟雙胞胎似的。胡思遙見其中一個跟韓熙有幾分相似,猜想應該是韓熙年輕的時候。另一個略高一點兒,兩人眉眼有幾分相似,但仔細比較,又覺得沒有一處特別像的。她想起賈總說的“美人總是美得有幾分相似”的話來,與韓熙對比,這個高一點兒的女孩的臉略細長一些,正抿著嘴淺淺地笑,兩眼彎彎,多了幾分婉轉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