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魔鬼屠夫(第2/5頁)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羅伯特和大衛的母親是一個有著極端反社會人格的人,正是她的這種極端反社會人格時時刻刻影響了羅伯特,使羅伯特形成了極端、惡劣的反面人格。母親所做的這件事對羅伯特的影響非常大,這件事讓羅伯特不再懼怕法律,也將他重新拉到了錯誤的人生道路上。

羅伯特在過完21歲生日以後,就辭去了屠宰場的工作,他返回父親的農場做起了全職,而事實上,羅伯特也不得不這樣選擇,因為他除了做這份工作以外,根本不會也不敢去做其他事情。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羅伯特的這種情況完全源於他的母親,在他的內心中,農場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只有在這裏他才不會失敗,才能生活下去。

從此以後,羅伯特就一直幹著養豬、屠宰的工作,因為工作原因,他還經常去位於溫哥華西岸附近的回收廠,這處回收廠主要收集、處理廢棄動物的屍體。羅伯特經常到這裏將廢棄動物的屍體丟進攪拌機中制造副產品,所以這裏的人都認識他。此外,羅伯特還會在返回的時候順道去東城區一個叫“下層軌道”的地方,這裏聚集了大量妓女和癮君子,這裏的人們大多從事盜竊、販毒及賣淫等工作。

羅伯特會在這裏找到他想要的感覺,他會給妓女大把的金錢,給妓女們買她們想要的東西,妓女們也會在自己的圈子裏向其他妓女炫耀。因此,在這片區域內的妓女口中,羅伯特就是一名“好好先生”。羅伯特開始經常光顧東黑斯汀大街的愛斯托利亞酒吧,在這裏男人們會和他平等交談,而女人們則會滿足他的性需求。在這裏,他似乎找到了自己應有或者說是他想要的位置。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羅伯特從小就是一個不起眼,也不被他人所尊重的“小人物”,而在這家酒吧中,他可以幫助其他人,其他人也需要他的“幫助”,這似乎讓他擁有了從未體驗過的感覺以及夢寐以求的權利,這種感覺讓他越來越迷戀這個地方。

慢慢地,羅伯特開始更加頻繁地尋找那些可以滿足他的妓女,他總是展現出一副很友好的面孔,用殷切的關懷和友善的外表來博得這些妓女們的信任,但只要這些女孩上了他的車,他就會馬上變得暴力起來。就這樣,羅伯特有規律地繼續著自己的生活,他白天在農場工作,晚上則來到酒吧消費,享受揮金如土的感覺。

很快,這種有節奏的生活再次被打斷。1978年,羅伯特父母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1月初,他的父親去世,而他的母親又患上了癌症。羅伯特在照顧母親的時候,發現這個曾經無所不能的女人現在變得非常蒼老、非常脆弱,羅伯特格外傷心。3個月後,羅伯特的母親去世了,這給羅伯特帶來了非常沉重的打擊。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世界上最原始的感情就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這種感情是人得到的第一份感情,也是最難以割舍的一份感情,在失去了這份感情之後,羅伯特內心中積壓著的醜惡馬上就要爆發了。

母親死前將農場留給了3個孩子,但大衛和琳達並不想從事和農場有關的工作,他們分了財產,又將農場交給羅伯特照看。盡管有些人認為羅伯特是一個像豬一樣生活的人,他不愛衛生,整天只知道圍著豬轉,活得就像一頭豬,但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羅伯特之所以繼續做這份工作,除了與他害怕自己不能在外面的世界取得成功以外,還有一種繼承家業的責任感。

父母留下的房子分給了弟弟大衛,羅伯特就搬到了農場邊上的一輛拖車內居住。羅伯特在這個只屬於他的農場裏開始了新生活,他會在工作之余帶女性到農場裏玩耍,他還會教她們屠宰技術,然後帶她們去看電影或者逛街。在這段日子裏,羅伯特經常更換自己身邊的女性。

羅伯特很不會講話,和他交往的朋友大多是有求於他的人,他會用毒品或者錢將不同的女性帶到自己的拖車裏,讓她們幹一些零活或者幫他打掃衛生。雖然這些女性不介意他的衛生狀況,但她們從來都不會和他上床,盡管他非常想。

1980年的一天晚上,羅伯特在街道上遊逛,他看中了一名女孩,這名女孩只有14歲。羅伯特在將這名女孩騙上車以後,就粗暴地強奸了她,然後在路過一個廢棄停車場時,將這名女孩推下了車。在此後的10年中,羅伯特一直過著白天工作,晚上嫖妓、酗酒的生活。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此時,羅伯特的心理已經產生了難以逆轉的轉變,在他的眼中,妓女是連豬都不如的“生物”,他可以肆意淩辱這些人,而強暴並逃脫懲罰的戲碼進一步增強了他的快感,這種快感會一步步增強,也會使他變得越來越熱衷於襲擊和暴力,而更暴力的事情馬上就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