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6號聯絡站(第2/3頁)

“散會的時間正好與玉蟾戲院散場的時間相同,此時街道上人很多,便於同志們分散撤離,並且不易引起懷疑。參加會議的人順利撤退之後,我才發出信號讓行動隊隊員分散撤退。整個過程就是這樣,我和岱峰同志一樣,暫時沒有找出什麽漏洞來。這或許是當局者迷,我們兩個人都參加了直接的行動,反而看不清楚。你們想一想,看看有什麽問題。”

李克明說完後,淩飛和錢如林都沒有說話。他們沒有參加這次行動,對行動的一些細節並不知道,只靠別人轉述,很難發現問題。

陸岱峰雖然在黑暗中看不清各人的面孔,但他也知道淩飛和錢如林為何沉默。

沉默了一會兒,陸岱峰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便問李克明:“今天在第9弄弄堂口的那個行動隊隊員是個新手吧?怎麽不安排一個稍微成熟一點的人呢?”

李克明略一沉吟,黑暗中雖然看不清他的臉,但是大家知道,他的臉上肯定紅了一陣子,李克明說:“行動隊采取這麽大的行動,還是第一次,我動用了兩個組,他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老手,大部分都是剛剛結束訓練參加工作的新手。再說,如果不讓他們參加行動,怎麽使他們得到鍛煉呢?”

陸岱峰說:“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那個弄堂口已經有一個修鞋匠了,你怎麽不安排他化裝成其他行業呢?”

李克明說:“這我是有考慮的,你沒看到戲院門口的那幾個黃包車夫嗎?他們也是紮堆的。有一些生意人是故意挨在一起的。更要命的是那個隊員什麽也不會,行動前我問他用什麽身份做掩護,他說對修鞋子比較熟悉。而其他的隊員都已經安排好了,實在沒法調整了。也就只好這樣了。”

陸岱峰對李克明的這個回答並不滿意,因為黃包車夫在戲院門口紮堆是便於招攬生意,畢竟在這條街道上戲院門口是客流量最大的一個地方。可第9弄的弄堂口就不同了,那兒是不應該出現兩個修鞋匠的。陸岱峰覺得李克明在此處的安排的確是有點粗心了。但是他也從李克明的回答中聽出了一種無可奈何。畢竟,行動隊剛剛成立不久,這是他們第一次擔負這樣重要的任務。他不能再問這個問題了。

好在李克明也早就認識到了,他說:“通過這件事,我覺得下一步必須要對隊員們進行這一方面的培訓了。以前,我把重點放在了格鬥和射擊上,現在看來,還必須要教會他們掌握一種掩護自己的活計,以便於更好地保護自己,不至於暴露。只是……”說到這兒,他嘆了一口氣,“需要時間啊!”

這也正是陸岱峰所考慮到的問題。見李克明已經認識到了,他感到很欣慰。他說:“克明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今後,我們要抓緊時間對行動隊隊員進行一些必要的培訓。我想,只要給我們幾個月的時間,這個問題基本就可以解決。”

陸岱峰又向淩飛和錢如林問道:“淩飛、如林,你們有什麽看法或者想法?都說說!”

淩飛略一沉吟後說:“在租界內,國民黨的警察和特務不能公開捕人。如果楊如海同志是被捕的話,抓人的應該是巡捕房。可是我沒有得到巡捕房的消息,這證明不是巡捕房抓的……”

沒等淩飛說完,李克明就打斷他的話說:“你在巡捕房收買的那個馬探長根本就不是真心實意為我們服務,他只是為了從我們手裏多弄點錢。真有大事的話,他不一定會告訴我們。”

聽了李克明的話,淩飛無話可說。因為,李克明說出的也正是淩飛所擔心的。

陸岱峰接過李克明的話茬說:“克明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然後他沖著淩飛說,“淩飛,你明天親自找一下馬探長了解一下情況。如果不是被巡捕房在抄靶子時抓走的話,就很有可能是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了楊如海同志,那就說明我們內部出了問題。”

巡捕房經常在租界內對行人進行突擊檢查,一旦發現有可疑人員便抓回巡捕房進行審訊。巡捕們把這種突擊檢查形象地叫作“抄靶子”。

聽了陸岱峰的話,三人的心裏都猛地一震。因為如果是內部出了叛徒的話,那後果就很嚴重了。

錢如林一向很少說話,這一次在陸岱峰的一再催促下,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看我們應該明天安排人暗查一下參加會議的其他人是否出事了,然後再做出判斷。如果是內部出了叛徒的話,他不可能只供出楊如海同志一個人,那麽其他人也會同時被捕。如果其他人沒有出事,則說明這可能是一個偶然事件。”

陸岱峰說:“這也不一定,如果叛徒就在參加會議的這幾人之中的話,為了不暴露自己,也很有可能只逮捕一部分人,而留下一部分人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