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伏擊(第2/3頁)

三輛車前後相距竟然有好幾百米,並且開得很慢,山路並不是很難走,他們完全可以開得快一點,可他們慢悠悠的,好像不是在押解要犯,而是像在遊山玩水一般,更像是故意等著人來襲擊他們。

看到這種架勢,李克明心裏咯噔了一下,敵人到底打的什麽主意?他忽然覺得自己的心裏很沒底,這是他加入特委以來從沒有過的現象。他當然知道敵人是很狡猾的,他們不可能故意送上來挨打,可今天這種情況又怎麽解釋呢?

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是敵人的一個花招,可在這個花招背後是什麽呢?他猜不出。正因為猜不出,他心裏才沒有底。他感到了一陣恐慌,難道今天這場戰鬥會送掉他的行動隊嗎?這支隊伍是他親手創建起來的,每一個隊員都是他親自挑選的,這是他的心血,他必須保住這支隊伍。

老刀呢?他怎麽看這種情況?他忍不住向身後的那塊大石頭看去,只要能看到老刀的眼神,他就知道老刀的心裏是否有底。可是,他看不到老刀。他扭回頭來,繼續注視著那三輛車,心裏想:不管怎麽樣,今天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只能根據戰鬥打響以後的情況隨機應變了。

李克明定了定心神,慢慢地從石頭的縫隙中望出去,他的槍早就伸出去了,並且在槍管上綁上了一些枯樹枝偽裝,當然,他留出了瞄準的位置。一旦進入戰鬥狀態,他便什麽也不想了,他趴在那兒,像一塊石頭一樣,紋絲不動。他的槍口早已經指向了那輛囚車上的軍官,他繼續觀察著,等到看到三輛車正好都進入了伏擊的最佳位置,他扣動了扳機。隨著一聲槍響,那名軍官的頭被打中了。

緊接著,陳小軒和孫光鬥的槍也響了,前後兩輛軍車上的機槍手也被同時擊斃。負責伏擊的四個組也都同時開了槍。一時間,槍聲大作,敵人被打得擡不起頭來。有的趴在軍車裏,有的在往車外跳的時候被打死或打傷,也有的跳到車外,以車體為掩護胡亂地打著槍。

劉學林見兩輛軍車上的敵人都被壓制住了,立刻發出沖擊的命令。三組的隊員向囚車撲去。

可就在這時,囚車的後門被人從裏面打開了。車門一開,一批手抱輕機槍的士兵跳出來,立刻以車體為掩護,就地臥倒,向山上迅速射擊。三組一下子就有兩名隊員被打倒,其他隊員只得就地臥倒。子彈從他們的頭頂嗖嗖地飛過,他們不敢擡頭。

李克明一見這個架勢,終於明白了敵人的詭計。他瞄準了敵人的機槍手,果斷而又迅速地開槍射擊,隨著槍聲,幾名機槍手被打死或者打傷了。可是,這輛囚車裏面竟然塞進了二十多名機槍手,囚車裏面的軍官正是上海警備司令部警衛營的馮營長。他在鐵皮囚車裏指揮著機槍手反擊。當他看到有幾名機槍手被打中以後,立刻判斷出在山上有對方的神槍手,這才是他最大的威脅。

他立刻命令離他最近的幾名機槍手向山上掃射,他並不能指望他們能夠擊斃山上的神槍手,只要能把這幾名神槍手壓制住,他就成功了。因為,他的任務就是拖住特委行動隊,只要把他們拖住,讓他們撤不下去,援軍很快就會來到。因為在他們出發以後,警備司令部的整整一個營的兵力緊接著就出發了。只要他們一來到,這個小小的山頭就會被圍得水泄不通,到那時候,中共的行動隊就插翅難逃了。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顯然打錯了。他的機槍手把那幾名神槍手隱身的地方打得飛沙走石,可依然沒能壓制住他們。他只得命令更多的機槍手向山上射擊。這樣一來,就減輕了三組的壓力。

劉學林正要命令繼續向囚車進攻時,忽然聽到山上傳來了一陣梆子聲。這是李克明事先與大家約定好的,只要聽到梆子聲,不管處於何種情況,都必須立刻撤退。李克明沒來得及向陸岱峰請示,就躲在石頭後面敲響了梆子。因為敵人的火力太猛,他無法向陸岱峰請示,陸岱峰也無法向他傳達命令。但是,根據這種情況,他猜測敵人的援兵很快就會來到,再這樣僵持下去,他的行動隊就真的會全軍覆沒了。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敲響了自己帶來的那個梆子。

梆子聲響起,其他各組都吃了一驚,因為他們打得還算順利,張耀明和王澤春的兩個組已經把第一輛軍車上的敵人打得趴在地上不敢動了。可他們不能違抗命令,只得邊打邊撤。

李克明和陳小軒、孫光鬥三人在石頭後面從石頭的縫隙中不斷地開槍,打得敵人也擡不起頭來。敵人的機槍也只能是向山上亂射。這就給各組撤退制造了有利條件,大家很快地撤了下來。

陸岱峰帶領他們架著傷員迅速地向山後撤去。在撤退的途中,陸岱峰召集行動隊的五個組長開了一個短會,向他們交代了撤退以後的任務,命令他們不能再回城了。他把錢如林找到的隱蔽地址分別交給了五個組長,並再三叮囑:“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出,任何人不得與外界聯絡。各組之間也不得聯系。如有違背,一律軍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