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你我都沒錯(第2/2頁)

他之所以好奇,主要是也是聽旁人和報紙上誇贊太多,實際上他從來都沒有聽過冬皇的戲,也並非什麽硬核戲迷。

杜先生這邊還待多聊幾句,這時戲院的經理過來了,詢問杜先生是否可以開場。

這會兒已經是戲班子開場的時間了,不過杜先生的權勢擺在這兒,他若是不點頭的話,金都戲院未必敢直接上。

而小木匠也乘著這機會,與杜先生拱手之後,暫時離開。

兩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這邊來,那台上的戲也開始了,上面敲敲打打,燈光變暗,而蘇慈文卻看著旁邊的小木匠,越發覺得這男人讓人喜歡,就連杜先生對他也是另眼相待,還給她掙了許多面子,著實是意外。

但小木匠卻有些不太高興,畢竟蘇慈文擅自做主,說自己是什麽冬皇的戲迷,還弄出後面這麽多的事情來……

如果杜先生堅持下去,等他到時候與東皇見面,一聊露了餡,那場面豈不是很尷尬?

所以他忍不住與蘇慈文埋怨了兩句。

蘇慈文原本還挺高興的,畢竟這上海灘能夠入杜先生眼的人,真的不算多,結果聽到這話兒,頓時又生出幾多委屈來——尋常人等想要與冬皇聊上一聊,那不知道得砸多少錢才行。

特別是此刻的冬皇,因為王惟琛事件,刻意地深居簡出,這機會多難得啊,沒想到他居然還不樂意……

這男人到底想要什麽啊?

真的是搞不懂!

她這幾年在商場上見多了爾虞我詐,性格逐漸養得強勢了許多,聽到這埋怨,下意識地想要反駁。

但她瞧見小木匠的臉,終究還是將心中的委屈和不忿給壓下去了,說了兩句軟話,將氣氛給弄得沒有那麽僵硬……

好在台上的戲演得著實精彩,這一場《四郎探母》,背景是北宋時期將門楊家為抵抗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發生了許多感人的英雄故事。

楊家將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小木匠跟隨著魯大四處做工時,也瞧見過一些。

而這一場劇,單講楊家第四子楊延輝。

此劇是生、旦唱腔成就較高的傳統戲之一,最能夠體現梨園班子的水平。

冬皇是女老生,扮演的正是楊四郎,她的扮相威風厚重,明慧照人,十四歲便出道的她台風演技皆是頂尖之輩,唱腔豐富而優美,將楊四郎的情感和人物刻畫都很是鮮明、生動,動作也是恰當至極,無處不體現了手藝人的極致,著實是讓人為之驚嘆。

所以她一出場,小木匠與蘇慈文都放下了當前的不愉快,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上面的戲台之上。

冬皇許久未曾登台,沒想到功底絲毫沒有落下,看得整個金都戲院的人如癡如醉,這大廳中時不時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喝彩,以及激烈的鼓掌聲。

小木匠自小流浪蹉跎,為了生計奔波,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手藝活兒之上去,雖說也聽過幾場大戲,但那草台班子論起水平來,與當前這全國一流的戲班子,還有冬皇這等頂尖京角,著實是差了太遠。

他雖說不是戲迷,卻也能夠聽出好歹的,此刻聽了進去,整個人卻是入了迷。

他全心全意地感受著京劇這唱腔、戲劇張力和情節之美,而一直飽受西方教育的蘇慈文,對於這等國學藝術,其實並沒有那般喜愛,所以更多的時候,還是在打量著旁邊的小木匠。

她看著身邊這個男人在舞台燈光下的側臉,看著他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劍一般的眉毛,還有那因為自信而充滿魅力的眸子……

以及他那雖說不算英俊,但越瞧越耐看,越看越完美的臉型輪廓……

一時間,蘇慈文有些癡了。

然而她過了一會兒,卻又回過神來,知曉眼下這個男人,卻如同那展翅在天空的雄鷹,根本是自己把握住不住的。

自己沒辦法,與他去天涯浪跡。

而若是強行將他留在身邊,雄鷹就會變成草雞,永遠也不會開心……

蘇慈文臉色變幻,情緒復雜,而就在這時,突然間台上“刺啦”一聲響,緊接著燈泡全部都熄滅了,偌大的劇院一下子就陷入了黑暗之中去。

是停電了麽?

眾人都有些詫異,台下不由得議論紛紛起來,而就在這蜜蜂一般的響聲中,突然間在左後方處,傳來了一聲尖銳的慘叫聲。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