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學歲月(第4/18頁)

我太奶不主張子孫後代走科舉的老路,而要他們學洋文,辦洋務,她說“當今西風東漸,欲求子弟不墜家聲,重振家業,必須攻習洋文,以求洞曉世界大勢,否則斷難與人爭名與朝,爭利於市”。

就這樣,我大伯和我老爸先後考取官派留學生,大伯去了日本求學,老爸去了美國。我老爸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攻讀金融和工商管理,掌握了西方現代的金融知識,畢業實習是在紐約花旗銀行總行。當他得了博士學位後,回到了上海,開始發奮創業,先後創辦了五間工廠,一個是上海大華紗廠,一個是富豐面粉廠,是中國第一家機制面粉廠,大獲成功,聲名遠播。後來又辦了光華玻璃廠,上海的玻璃有一半是我家工廠生產的。還辦了兩間小型的糖果餅幹廠。

創辦了許多企業之後,攤子鋪得大了,幾乎每個企業都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困擾,因為當時的銀行業遠遠不能適應民族工業發展的需要,放款的數額少而且利息又非常高,我老爸意識到銀行的至關重要性。為使自己的企業能活絡起來,在幾個金融界朋友的支持下,他又在1916年創辦了開元銀行,自任總經理和總稽核。

開元銀行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初定資本100萬元,後來增加到200萬元,最初的60萬官股是從通惠公司調撥來的,其余商股都憑我爺爺在實業界的影響力陸續招來的,其中一部分是楊氏家族和楊家親戚的款子,一部分股份是北洋舊官僚、政府顯要和地方豪紳的款子。開元銀行為商業銀行,經營業務非常寬,有國內匯兌及押匯、國外匯兌及押匯,抵押放款、存款、私人保險箱、貼現、代募各種債券、貨幣交換、買賣金銀。其中代辦國外匯兌業務,通過美國花旗銀行、運通銀行和日本帝國銀行代辦,在國內屬首創。作為第一家特許經營外匯的商業銀行,開元的實力可見一斑。後來遇到幾次大危機,但由於有富豐面粉廠等經濟實體做後盾,又有家族內部的合力,一直維持著經營。其間經理了不少工、商、礦、棉、農各方面的放款,曾是私營銀行中向工業放款最多的一家。

五家工廠、一家銀行,可謂家大業大。我爸雖然是個洋博士,但思想上挺傳統、挺保守,他主張子承父業,財不外流,我們6個子女從小就被安排好了留學和接班。

我大哥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已經回國,二哥正留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後。大哥叫楊錦雲,是經濟學博士,已經從父親手裏接過光華玻璃廠總經理的寶座。大哥和二哥其實是我伯父的兒子,伯父過世後過繼給我家的。

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大哥了,我在家排行老六,最小,大哥比我年長14歲,所以特別喜歡我,處處愛護我,照顧我。我那時候還小,才十二三歲,心裏像長了翅膀,一天不著家,那叫一個瘋,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大世界、城隍廟、天蟾舞台、百樂門、國泰電影院、霞飛路和跑馬場。

但咱哥兒們淘氣歸淘氣,可學習成績那沒得說,門門功課100分,真的,絕不吹牛,走到哪兒都是學校的尖子,得99分我都會一天不吃飯,痛哭流涕。平時在外惹了禍、偷了東西,或打了架,回家見了老爸就像一只受傷的老鼠見了貓一樣,老爸每次使出軍閥手段,先說的一句話是“子不教,父之過”,然後用皮帶和板子抽我,那叫一個慘,號叫聲傳遍了貝當路,鄰居們一聽“殺豬叫”,就會說那個老“軍閥”又在修理楊老六了。

每當我“遭難”的時候,我大哥總會護著我,為我開脫,還替我挨了不少板子。這就是我大哥,他最懂我,最疼我,我有心裏話都跟他說。大哥也把我當成年人看,因為我的智商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

我13歲的時候,有一次,大哥忽然問我長大了想幹什麽,其實這點根本不用問嘛,子承父業,明擺著我要接老爸銀行的班嘛。可我卻說,我將來一定會超過你和老爸,博士頭銜對我不算什麽,我一定會得到世人的賞識、羨慕和妒忌,我要高居於蕓蕓眾生之上,揚名四海,當我走過的時候,人們會說,“那就是楊家老六,那個一生不斷創造奇跡的人,是一個偉大的……”

偉大的什麽?那還真是個問題,我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創造的是什麽奇跡,追求的到底是什麽東西,成長的路還很遙遠,只知道自己極其強烈地向往著它。這樣就不至於死後被埋在無名的墳墓裏,不至於使大上海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過一個楊錦帆活過,轟轟烈烈,揚名立萬,光宗耀祖。

後來這句話不知怎麽就傳到了老爸的耳中,他笑罵我:“我老楊家怎麽會生下你這個孽種,我前世一定欠了你什麽,我給你‘老人家’總結了兩點,叫‘叛逆’和‘死倔’。什麽叫叛逆?你是逆反著來到人間的,你知道嗎?人家從娘胎裏出生,都是頭先出來,可你‘老人家’倒好,腿先出來,老話說就叫‘痦生’,是個天生的逆種,倒著來,差點沒把全家人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