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再 見(第2/3頁)

眼前,一個個熟悉的身影不斷浮現,妻子、弟弟、母親、孫雪婷、領導……有愛有恨,但最終都會一一淡去。一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世界正在等著他,而他手裏能擁有的只有錢。

錢子寅自嘲地笑了笑,最終起身向自己的艙位走去。

林峰的電話在飛機剛一著陸就響個不停,不但如此,上面的短信和留言更是將整個屏幕塞得滿滿的。林峰翻看著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在詢問他抓捕錢子寅的情況。在思索良久之後,他最終決定將電話打給劉局。

“劉局,錢子寅跑了!”林峰氣餒地說道。

“不意外!”電話那邊,劉局長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似乎錢子寅的逃跑在他意料之中一樣。

“你早知道?”林峰驚訝地問道。

“從你將莊世仁的資料給我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劉局長在電話那頭回答道。

“有情況嗎?”林峰立刻追問道。

“等你回來再說!”劉局長說到這裏,掛斷了電話。

劉局的話再次勾起了林峰有點兒低落的鬥志,在完成交接工作後,他迅速跳上返回魯北的高鐵。錢子寅臨走的那番話提醒了他,或許錢子寅可以暫時逃脫,但他在魯北的網絡和保護傘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次返回魯北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回想這一天的經歷,林峰覺得幾乎可以濃縮成一部小說,從魯北到首都,再從首都到天津,然後乘飛機到遊輪,最終碰到錢子寅,可卻因為國際海域無法行使司法管轄權而放任對方逃走。如果說小說是以戲劇性作為吸引力的話,那麽現實中的這一切恐怕要遠比小說更充滿了波折和匪夷所思。

但是不管怎樣,錢子寅暫時已經逃脫了,雖然通過省公安廳已經聯絡到了國際刑警組織,不過對於是否能在遊輪靠岸抓住錢子寅,林峰並不抱太大希望,尤其當回想到船長拿走那厚厚一疊鈔票之後的表情,林峰就越加無法放心了。

回到局裏,小陳提交了這段時間統計下來的所有數據,募集資金也已經從之前預估的六個億猛增到十個億,如果算上應付利息,案值將猛增到二十個億。如此龐大的數字也嚇了林峰一跳,在猶豫良久之後,林峰拿著報告向劉局的辦公室走去。

輕輕敲了敲房門,辦公室裏響起熟悉的聲音,不過當林峰推開門一看,發覺裏面竟然多了很多不認識的面孔。看到林峰出現,劉局立刻迎了過來,一邊拉著他走進房間,一邊指著他向眾人介紹。

“這個就是我們公安局的拼命十三郎,經濟偵查科的林峰林科長。這些是省廳下來的人。”劉局長簡單地介紹一下之後,將林峰讓到一邊。

“劉局,這是剛剛統計出來的數字!”林峰將手裏的報告遞給劉局長,對方卻並沒有接手,而是點了點頭。

“嗯,我已經知道了,案值超過二十個億,這恐怕是我們省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大的非法集資案了。”劉局長說著看向省廳的眾人,後者紛紛點頭。

“其實一個錢子寅並不可怕。十個,一百個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他背後的保護傘,單單一個錢子寅想要詐騙十億,恐怕是天方夜譚。可是在某些保護傘的幫助下,這樣的天方夜譚也變成了紀實小說了。”一名省廳的同志點頭說道。

“所以,歸根結底,是要打掉能長出騙子的土壤,沒了土壤,騙子的生命力再頑強也沒法生存。”劉局長說著看向林峰,“你大概給省廳的同志們介紹一下魯北的基本情況吧。”

聽到劉局長的話,林峰點了點頭:“魯北市作為典型的人口大市,市民們的親族觀念和傳統觀念依舊很濃厚。我們在分析案件中發現,濟源公司集資案中,99%的受騙人員是被親友之間的親情、友情所欺騙,最終落入這個集資陷阱的。不僅僅如此,在很多案件上,詐騙者都是利用親情和友情作為欺騙的杠杆。在有些典型的案件中,幾乎都是一個親戚在集資中獲利後,立刻通知所有的親友加入其中,我把這類案件稱之為地瓜效應。”

“哦?地瓜效應,怎麽說?”之前說話的同志笑著開口問道。

“就是抓住莖一提,帶出的一堆地瓜。”林峰笑著比喻道。

“這個比喻太形象了。”眾人哄然大笑。

“說實話,我們用來打比方或許聽著比較詼諧,但真正接觸到受騙者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其實真的可悲又可憐。很多家庭幾乎是將所有的血汗錢都投入其中,現在卻血本無歸。而真正讓他們相信濟源公司可靠的,不僅僅是親友之間的保證,更多的還有對濟源公司的縱容,包括對它正面的宣傳等。”林峰說到這裏,表情嚴肅了許多。

“這是我們剛剛獲得的資料,錢子寅就是依靠這個假身份才順利逃跑的。”劉局長說著,起身將桌面上放著的關於莊世仁資料遞給眾人。“我們剛剛核查過了,所有的身份證件都是真實有效的,並且在國家戶籍部門有登記,甚至包括小學成績、初中成績這樣的档案資料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