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時間越來越緊迫,蘭登掃了一眼埃德蒙的藏書。

詩集……這兒什麽地方肯定有詩集的。

皇家特工突然造訪巴塞羅那,這給他們敲響了警鐘。不過蘭登很自信,認為還有時間。不管怎麽說,一旦他和安布拉找到埃德蒙最喜歡的那行詩,他們只需幾秒鐘就能把它輸入埃德蒙的手機,然後就可以向全世界播放他的演講視頻了。埃德蒙的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公布視頻。

兩人分頭行動,蘭登負責搜藏書室的右側,安布拉負責搜左側。過了一會兒,蘭登看了一眼安布拉:“你那邊找到什麽了嗎?”

安布拉搖了搖頭。“到現在為止,只看到科學和哲學方面的書。沒有詩集,也沒有尼采的書。”

“接著找!”蘭登對她說,然後回過頭去繼續找。他瀏覽起書架上厚厚的歷史書:

《特權、迫害與預言:西班牙的天主教會》[246]

《利劍和十字架下的統治:天主教國家君主政體的歷史演變》[247]

這些書名讓他想起了幾年前埃德蒙給他講過的一個傷感故事。當時蘭登批評埃德蒙,身為不信神的美國人,他似乎太癡迷於西班牙和天主教。“我母親可是個土生土長的西班牙人,”埃德蒙直截了當地回答道,“而且是一個懷有極強負罪感的天主教徒。”

埃德蒙向他講述自己的童年和他母親的悲慘遭遇時,蘭登聽得驚呆了。埃德蒙說,他母親帕洛馬·卡爾沃出生在西班牙加的斯[248]的一個純樸勞動者家庭。十九歲那年,她愛上了從芝加哥來西班牙度假的大學教師邁克爾·基爾希,結果懷上了他的孩子。因為生活在教義嚴格的天主教社區,帕洛馬目睹了周圍的人對其他未婚先孕母親的嫌棄,所以她別無選擇,只好答應了那個男人虛情假意的求婚搬到了芝加哥。兒子埃德蒙出生後沒多久,帕洛馬的丈夫在下課後騎自行車回家途中被一輛汽車撞倒,一命嗚呼了。

用她父親的話說,這就是神的懲罰[249]。

帕洛馬的父母不願意讓女兒回娘家,因為那會讓娘家人丟臉。非但如此,他們還警告說帕洛馬的遭遇恰恰說明上帝發怒了,還說她的下半輩子如果不把自己的肉體和靈魂奉獻給基督就永遠上不了天國。

生下埃德蒙後,帕洛馬曾在一家汽車旅館當女招待,努力自食其力撫養他。到了晚上,她在自己的陋室裏誦讀《聖經》祈求寬恕,但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這讓她以為上帝對她的懺悔並不滿意。

蒙羞受辱和誠惶誠恐的日子一晃就是五年。帕洛馬深信作為一位母親,她對孩子最深摯的愛就是讓他過上一種新的生活,一種不會因帕洛馬自己的罪孽而受上帝懲罰的生活。於是她把五歲的埃德蒙送進了一家孤兒院,然後自己回到西班牙進了修道院。自那以後,埃德蒙就再也沒有見過她。

十歲那年,埃德蒙得知他母親在修道院的一次自願齋戒中不幸去世。她不堪忍受肉體上的折磨,上吊自殺了。

“這樣的故事聽起來讓人不好受。”埃德蒙對蘭登說,“上中學的時候,我了解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你可以想象我母親那種堅定不移的宗教狂熱行為與我對宗教的痛恨有多大的關系。我把它稱之為——‘育兒經的牛頓第三定律’:任何瘋狂行為都會有一個相反的瘋狂行為與之對應。”

聽完這個故事,蘭登明白了為什麽在埃德蒙還是哈佛大一新生時兩人見面,他發現埃德蒙充滿了憤怒和痛苦。讓蘭登詫異的還有埃德蒙從來沒有抱怨過其童年時期所受過的種種磨難。相反他一直說正是童年時期所受的磨難給自己帶來了好運,因為這種磨難為埃德蒙實現他兒時的兩個目標——首先,擺脫貧困;其次,揭露他覺得毀掉他母親的那種信仰的虛偽性——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他的兩個目標都實現了。蘭登一邊繼續瀏覽著埃德蒙的藏書,一邊難過地想。

他繼續瀏覽書架的另一部分,很多書名都是與埃德蒙一生中關注的宗教危害性有關。

《對上帝的幻想》[250]

《上帝不偉大》[251]

《如影隨形的無神論》[252]

《給基督教國家的一封信》

《信仰的終結》[253]

《上帝病毒:宗教是如何侵蝕我們的生活和文化的》[254]

在過去十年中,提倡理性戰勝盲目迷信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躋身於紀實類暢銷書行列。蘭登不得不承認擺脫宗教的文化觀念已經越來越流行了——在哈佛校園裏也不例外。最近《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哈佛人不再信神”的文章,說在大一新生中信奉不可知論和無神論的人數第一次超過了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人數,這在哈佛三百八十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