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對質(第4/9頁)

吳知非長吐一口氣道:“狄大人的智慧真是令下官佩服得五體投地。”

狄仁傑擺手道:“如今景暉和從英的情況都很危急,我還是希望吳大人能夠伸出援手,與我共同應對陳松濤,將案情的真相調查清楚,還朝廷一個安定可靠的北都!”

吳知非肅容道:“狄大人所言極是。調查五年前的案子本就是下官的職責,陳松濤在並州囂張至此,下官早有心將其查辦,怎奈始終收集不到可靠的證據。今天下官既然來了,就是想要不遺余力地與狄大人聯手。只是……”他的臉上突然換上一副為難的神情。

狄仁傑不動聲色地問:“只是什麽?”

“唉,狄大人有所不知。皇帝派來了一個欽差大人,昨日已到並州,命下官今日要與狄大人一起去向他陳述案情經過。”

“欽差大人?是誰?”

“這位欽差是……張昌宗張將軍。”

“什麽!”狄仁傑也難掩驚詫的表情,直直地瞪著吳知非,“張昌宗來並州過問此事?太奇怪了,這一切和他有什麽關系?”

吳知非嘆道:“唉,狄大人有所不知,恨英山莊的馮丹青正是張昌宗的姨媽。”

狄仁傑愣了半晌,方道:“原來還有這樣的淵源,難怪陳松濤不肯進恨英山莊查案,反而引我卷入此事,我現在算是都明白了。”他冷笑了一聲,又道,“也好,如此老夫倒更想會會這姨甥二人,向他們好好分析一下恨英山莊範其信被殺的案子。我會給他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吳知非有些擔心地道:“狄大人,撇去藍玉觀案子不提,恨英山莊的案子也牽涉到景暉,只怕張昌宗這個欽差不會很公正啊。”

“不怕,我狄仁傑為官為人,秉承的始終是一個無愧於心。面對任何復雜困難的局面,只要心中有正義與公道,便會無所畏懼。吳司馬,我們何時出發?”

吳知非道:“如果狄大人準備好了,我們現在就出發,趁府外還是我的人手,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府邸。而今還要多加小心,不能讓陳松濤有絲毫察覺。”

“好,老夫現在就隨你去恨英山莊。”

並州大都督府。

沈槐正在問一個副將:“狄景暉情況如何?”

“末將去監房探聽過了,狄景暉昨天下午醒來之後,先是大吵大鬧了一番,要求見狄大人和陳大人,遭到拒絕之後便不吃不喝不睡,像個木頭人似的待在監房裏頭,一直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

“獄卒裏面有沒有咱們的人?”

“目前這批就是咱們的人,如果想救狄景暉,從現在開始到今天晚上是最好的時機。”

“嗯,夜間子時會換一班人吧?那班是陳松濤的人?”

“是啊,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救出狄景暉,到夜間換班的時候肯定再瞞不住,那時恐怕就要刀兵相見。”

沈槐皺眉道:“時間太窘迫了,萬一今夜吳大人、狄大人和欽差大人在恨英山莊無法取得共識,陳松濤又狗急跳墻,我們就會非常被動。如果能夠再多爭取一些時間就好了……怎麽才能找到個萬全之策呢?”他看了一眼副將,吩咐,“你先去和咱們這班的班頭打招呼,做好救人的準備。我這裏再謀劃一下。”

“是。”副將匆忙出門去了。

沈槐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突然聽到耳邊有人叫了聲:“沈賢弟。”他猛地一擡頭,見袁從英正站在面前朝自己微笑。袁從英穿了一身稍顯肥大的藍色棉布袍服,臉色很蒼白,神情卻十分鎮定安詳。

沈槐又驚又喜:“從英兄!你怎麽會在這裏?”

袁從英搖頭道:“說來話長。”看到沈槐上下打量自己,他笑道,“我原來的那身衣服已經不成樣子了,所以就向路人‘借’了這一身,有點兒不合體,但總算可以不太引人矚目。沈賢弟,你能不能告訴我,昨日在狄府門前一別之後,發生了些什麽事?”

“這……唉,從英兄,你大概還不知道吧,昨天我們把狄景暉救回狄府,不料陳松濤大人已經堵在那裏,直接就把狄景暉截下並收監了。”

“居然會這樣?”袁從英皺眉道,“這我倒沒有想到。如此說來,大人沒能和狄景暉說上話?”

“沒有。”

袁從英說道:“我方才在狄府旁觀察了一下,周圍監視得十分密集,所以我才沒有貿然進入,想先找你了解情況,卻不料狄景暉還是出了事。”他低下頭默默地思考,沈槐一言不發地注視著他。

半晌,袁從英擡起頭,對沈槐淡淡微笑道:“沈賢弟,愚兄有些心裏話,想和你談談。”

沈槐連忙跑去牢牢掛上門閂,回到桌邊時,袁從英已經坐下,沈槐便坐到他的對面。

袁從英眼望前方,慢慢地說:“沈賢弟,我與大人是在六天前來到並州的。萬萬沒想到,這六天竟會是我一生中所度過的最艱難的六天。我相信對於大人來說,恐怕也是如此。沈賢弟,這六天裏的事情,你都很了解,關於狄景暉與我之間發生的一切,我也沒有什麽特別可說的。如果狄景暉不是大人的兒子,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同他這樣的人打交道,可他偏偏是大人的兒子。這幾天來,我眼看著大人因他而百般為難、焦慮異常……我可以不計較狄景暉對我的敵意,只要能夠幫助大人,我什麽都願意做。但是,我在無意中遇到了一個孩子,就是這個可憐的孩子,給我帶來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他看看沈槐,問,“沈賢弟,今天我在城門口看見兵卒盤查帶著孩子的男人,你也聽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