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清末民初,是段改朝換代的動蕩年月,綱常敗壞,法紀弛廢,綠林盜賊多如牛毛。僅在京津兩地,就先後出現過四個比較有名的飛賊巨盜,做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為禍不小。

但無論什麽大事小情,只要在民間流傳開來,就免不了會被改頭換面、添油加醋,關於這四個賊人的傳說也是如此,他們成為了當時大街小巷、酒樓茶肆裏紛紛談論的熱門話題,更從中衍生出許多評書、唱曲、戲文,加之各種小報上連篇累牘的不斷報道,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可實際上,這四賊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富有神秘色彩,但是能有如此作為,總有些出眾之處,也不是安分守己之人可比的。

四賊之首,也就是最早成名之人,還要屬康小八。這位康八爺其實算不上飛賊,此人家中極窮,本是個遊手好閑的地痞無賴,居住在京東康家營一帶,因為機緣巧合,被他從英國公使身邊偷了柄轉輪洋槍在手,從此狂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到處殺人劫財。

康小八心黑手狠,看誰不順眼就對誰開槍,身上不知背了幾十條人命。單說有一回康小八去剃頭,剃著半截他問剃頭匠:“聽說過康八爺嗎?”剃頭的順口答道:“知道,那小子不是個東西。”康小八心中暗暗動怒,又問:“怎麽不是個東西?你認識他?”剃頭匠說:“不認識,聽說他凈胡來。”康小八說好:“好,今兒就讓你認識認識。”說著話就掏出六響洋槍來,把那個剃頭匠當場打死了。

康小八殺人如麻,積案累累,但他膽小心邪,殺的人越多,就越是疑心有人要暗算報復他。黑夜裏走路,聽見後邊有腳步聲比他快,也不問來人是誰,立刻回頭就是一槍。後來康八爺耍到頭了,終於被五城練勇拿住,給剮在了菜市口。

民國時有不少好事之徒,為了嘩眾取寵、聳動視聽,硬把康小八歸入綠林盜賊之中,為他寫了新戲,茶樓書場和三流傳奇小說裏也多有講他的,想不到在戲文評書裏,竟然將此人演義成了武功高強的江洋大盜,都能和竇爾敦、趙四虎之類的綠林豪傑相提並論了。

四賊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宋錫朋,此人成名的時間,與康八爺大鬧北京城的年代相去不遠。不過宋錫朋並不是北京人氏,他祖居在天津衛南大寺附近,自幼跟個老回回習武,天生氣力過人,能夠單手舉起百斤石鎖,圍著場子走上一圈,也照樣面不改色,更有一身橫練的硬功夫,刀砍一道白印,槍紮一個白點,人送綽號“石佛宋”,曾經在鏢局子裏做過幾年鏢師。後來山東鬧義和團的時候,各路拳民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北上進京,石佛宋也憑著一身真功夫入夥做了大師兄。

庚子年剿滅拳匪,義和團遭到殘酷鎮壓,許多人都被官府捉去砍了。宋錫朋逃亡在外,做起了土匪草寇,他又聚集了一夥水賊,到天津劫奪鹽道船艙裏裝運的官銀。這種銀子舊時稱為“皇杠”,都是一百兩一個的大元寶,十個裝一鞘。宋錫朋精於用鏢,百發百中,甩手鏢底下打死了五名官軍,一劫就劫了三十萬兩“皇杠”,自知惹下了彌天大罪,當即與同夥分掉贓銀,潛逃到滄州隱蹤逆跡。

一年後,宋錫朋以為風聲過去了,便暗中回天津尋親,沒想到剛一露面,就讓“采訪局”的人盯上了。這回他再想走可走不脫了,只好當街亮出家夥動起手來,終因寡不敵眾,被緝盜捕快一湧而上按翻在地,來了個生擒活捉。

這件大案驚動了朝庭上下,紫禁城裏的慈禧太後正閑得難受,聽說在天津鼓樓拿住了使鏢的巨賊,於是想要看看他究竟是怎樣一條英雄好漢。李總管就命禦前侍衛給宋錫朋戴上手拷腳鐐押到殿前,請太後老佛爺一觀。不過您想想,惹下重罪的囚徒落到這個地步,他還能精神得了嗎?所以慈禧看後很是失望,只是不冷不熱地說了句:“敢情就是這麽一個人啊。”沒過幾天,宋錫朋便被斷成“斬立決”,解到法場內梟首示眾,人頭在城門樓子上懸掛了整整兩個月。

四賊之三,是民國初年,在北平城裏做案的燕子李三,據說李三爺幼年貧苦,曾遁入空門出家為僧,藝成後才還俗,平生以擅長輕功著稱,可以施展“蹬萍渡水”等獨門絕技,飛檐走壁,高來高去,不留蹤跡,堪與江南神偷趙華陽齊名。他僅用一個晚上,就接連偷盜了八大商號,並在現場留下“燕子鏢”為憑,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事實上燕子李三未必有此神通,不過他也的確有幾分真本事,此賊慣能攀爬,躥房越脊不在話下,作案時腳上要穿五六雙襪子,為的是輕而不滑,落地悄無聲息,而且他素有賊智,機巧過人,官府雖然圍捕多次,卻始終都沒能將他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