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道出金陵會,兄弟再交手(第4/7頁)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部隊向解放區發動進攻,並於19日占領了延安,贏得了面子上的勝利。但戰場局勢國共相持不下,國民黨為維持戰爭的開銷,軍費開支越來越大,經濟方面越來越捉襟見肘。

與此同時,各地街頭都有不斷湧現的工人、學生和普通民眾組織的示威遊行,大家手持標語高呼口號,反對內戰。可夜總會裏,國民黨軍政高官留著女人在尋歡作樂,商人官員抽著雪茄商量著怎麽繼續發戰爭財……

南京衛戍區所屬部隊查出來的貪腐案件裏,衛戍區直屬37師5營實際人數只有173人,但報上來的數字是249人,持續吃空餉長達兩年。從美國運來的軍用物資,經過國防部後勤部門、軍需管理部門、再到軍需儲運站,一半的物資就莫名其妙地轉成了民用,被南京幾個商行高價在黑市上倒賣。

李向輝下手一查,軍需儲運站的幾個人承認了是他們幹的,跟其他人沒有關系。可沈林心裏清清楚楚,沒有國防部裏面的人安排,這事兒根本做不了。與此同時,他忽然記起秦明月包裏的那些單據。

那些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沈林帶著李向輝隨即走了一趟國防部軍需儲備庫,但顯然又吃了癟。

主任楊啟光傲慢中還夾帶著不耐煩回答:“三個月以前,所有物資賬目,都已經清了,交給國防部存档,不讓我們留。”

這自然是唬鬼的謊話,不過他們既然不想配合,在這兒跟他們這些手底下的人耗著也無用。

接著往上,軍需處參謀態度更加冷冰:“這不行,這是軍務機密,概不對外。”李向輝跟在沈林邊上,四目相對之後據理力爭:“憑什麽不讓查,我們可有行政院的命令。”

可軍需處參謀卻爭鋒相對,並沒有讓步的打算:“有誰的命令也不行,這兒是國防部又不是行政院。”

李向輝話在喉嚨欲發作,不過更是無用,沈林忙攔住了他,只將一疊照片丟在軍需處幹事面前:“我們有證據,軍需處涉嫌多宗貪腐走私,我知道你接到了命令不能配合我。可我有行政院的公函,有權調取所需資料,大不了我去找你們辦公廳主任甚至國防部部長,繞一圈我還是會拿到我想要的東西。不過你要真讓我那麽麻煩,我現在就可以調查你,出了任何事兒我都不在乎是不是按到你頭上。”

對付這種人,最重要的是打心理戰,這裏面的事情說是一說,但真的惹了沈林這樣身份的人,往後一點點的瑕疵都能叫他送了命去。

果然,面前的人聽了有些惱火,但卻並沒有發作,最終似乎下定決心似地點頭:“行,你等會。”

沒一陣子,只見他再次回來時候從档案室拿出一沓子賬本:“都在這兒了。”

那副樣子,似乎早有應對政策。果然李向輝翻開後面色有些驚訝。

“怎麽都是新的?這是你們新作的賬?”

沈林聽到,湊過來也看著,可面前的人卻傲慢不減:“怎麽了,你們不是想看賬麽?只有這個,以前的沒有,如果不滿意,大可以找辦公廳主任,如果還是不行,就去找國防部部長,我手裏就是這個,誰來查都一樣。”

那副有恃無恐的樣子叫人汗毛直立,他這樣的話,就已經說明了這上下早就通過了氣。國防部現在就是一個大黑洞,這個洞不知道有多深,有多大,牽扯有多廣。

沈林冷冷看了那參謀一眼:“你們真厲害。”

說完他轉身帶著李向輝走了。

回去的路上兩個人都面色難看。沉默許久,沈林無意低頭,卻看到一張照片從旁邊座位的公文包裏露出一角來。

是那些單據的照片。

他把那照片抽出來看著,漸漸的似乎想到了什麽,問著:“這些單據涉及到幾個軍需庫,咱們去過幾個了?”

“咱們去過兩個,還有浦口碼頭的倉庫沒去。不過估計去了也一樣,貨運底單都應該被國防部的人收走了。”

沈林聽著話點頭,想了想卻還是決定:“現在去浦口碼頭。”

“還去?有用麽?”

李向輝臉色難看,沈林瞧著他眼神卻是堅定:“貨運底單沒有了,可管理出庫的人還在對麽?”

這是當然,單據照片上,每一張單據都有簽字,簽字的都是當日的倉庫管理員,只要這些人還在,就不信問不出什麽結果。

恐嚇加威脅,很快地,倉庫的管理員就吐了口:“這些貨都是匯通商行提走的,匯通商行的老板姓曾,叫曾若凡,大概三十來歲。對了,據說這個人在國防部很有背景,沒背景怎麽會那麽容易就把這些貨給拉出去。”

“你聽說過金陵會麽?”沈林接著問道。

對面的人若有所思:“好像曾老板提過一個什麽什麽會,是不是你說的金陵會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