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捷足先登(第2/2頁)

“這是軍服,而且還是……”

“還是什麽?”顧小小急切的追問。

“還是明軍的軍服。”南宮怡一邊看一邊詫異的說,“明軍的軍服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這種軍服,學名叫鴛鴦戰襖,多為對襟以便乘馬,用銅鐵制造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制作精密穿著輕便。”

南宮怡所描述的正是她拿在手中的鎧甲,看來我們的推測是對的,曾經的確有一支軍隊來過這裏,將金碧輝煌堆積如山的財富搬運一空,這件鎧甲應該是當時遺留在這裏的。

“為什麽會是明軍?”南宮怡蹙眉不展疑惑的喃喃自語,“文史中完全沒有明軍深入漠北這麽遠的記載。”

“我想這個是可以解釋的,不管到這裏的明軍是誰統領,獲得這麽多的財富已經是一件不能公開的秘密。”我來回走了幾步若有所思的說,“為什麽這幾百年來完全沒有關於這件事的只言片語,想必當年參與搬運這帝陵的所有兵卒都被屠殺,以此來保存這個驚天的秘密,既然能屠殺這麽多人來保存一個秘密,又豈會記錄在文史之中。”

“那要是這樣的話就簡單了,明朝破元而立曾經發兵攻到圍剿元朝殘余,只要搞清楚誰帶兵進攻過這裏,不就能縮小範圍嗎?”雲杜若有些興奮的說。

“明軍圍剿元軍史稱北伐,歷史上有記載的一共有八次,發動北伐的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南宮怡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南宮怡為了你讓我們更了解那段歷史,巨細無遺的告訴我們,記錄在文史中的八次北伐都是從明朝建立之後,雖然元朝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仍然統治著廣闊明朝地圖的北方草原地區,全國許多地區如山西、陜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仍歸元朝統治,明朝時刻感到重大威脅。

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北伐蒙古殘余勢力,穩定北部邊疆,先後八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殘余勢力。

第一次北伐是明朝為肅清蒙古胡元殘余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元惠宗北逃上都後一直逗留在明的邊境地區,並二次南侵以圖奪回原來的大都復辟。

朱元璋鑒於北宋末年燕山一帶在兩年之內得而復失的前車之鑒,決定北征消滅北元,命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兵進攻北元,明軍此次北征大獲全勝,元朝在近塞的殘余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第二次北伐明軍第一次北征沙漠,可因為輕敵冒進,主力中路軍大敗,北伐以失敗告終。

第三、四、五次北伐均已明軍勝出而告終,在第五次北伐結束後,明朝已把遼東納入明朝勢力範圍。

第六次北伐的效果最為顯著,朱元璋對塞外故元進行的第六次進攻作戰,授命十五萬人北征北元,北元大敗同時根基被動搖,從此一蹶不振再難以和明朝抗衡。

第七、八次北伐事實上已經沒有多少戰略上的意義,僅僅是對北元殘余的掃蕩和碾壓,北元自此已經沒能力和明朝一決高下,這兩次北伐均已大勝而告終。

“八次北伐發動的人都是朱元璋。”韓煜自言自語念叨半天,意味深長的說,“八次北伐朱元璋雖然未禦駕親征,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授命北伐的將領都是聽命朱元璋的,會不會……會不會是朱元璋下令北伐的時候發現了成吉思汗陵,命軍隊搬運洗劫了這裏。”

“有這個可能,歷朝歷代都是成王敗寇,文史中之所以沒有記載,這麽大的動作又要掩人耳目,除了君王誰能做的到。”雲杜若點點頭認同的說,“如果說單單是統兵的將領得到這個寶藏,勢必會傳到朱元璋耳朵裏,這些財富也會上交充公,何況除了朱元璋誰能下令封鎖這個秘密。”

“這麽說得到成吉思汗財富的人是朱元璋?”顧小小驚愕的說。

我一直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向蕭連山,或許在我們這些人裏,最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他。

“爸,您曾經找到過明十四陵,據說裏面的財富也堆積如山,會不會明十四陵中的財富就是成吉思汗的?”

“不可能!”蕭連山斬釘截鐵的否定了我們的想法,“首先從這平台的面積看,裏面的財富完全超出明十四陵數倍都不止,我找到的明十四陵中並沒有這麽多財富,甚至可以說就連冰山一角都不止,再者明十四陵裏面的金銀珠寶都是明朝歷朝歷代積累的,裏面的東西傳承有序,都是貫穿明代幾百年的器物,而成吉思汗陵裏面的財富大多應該是異域的,中原的東西應該少之又少,我在明十四陵中並沒有看見有多少異域的金銀珠寶,所以可以肯定,明十四陵裏的東西絕對不會是成吉思汗陵的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