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永樂大典(第2/2頁)

正當所有人都喜笑顏開的時候,南宮怡臉上的喜悅之情慢慢黯然下去,緩緩的搖著頭說。

“這也不對,就算我們領悟了這圖中的含義,可是午門那麽高怎麽才能把金筆放到午門上面去,即便我們想辦法可以做到,可問題是,金筆應該放在什麽位置呢?”

我們頓時笑容都凝固在臉上,如果是借助月光照射金筆投射的陰影來指示寶藏的所在,那金筆在午門上的位置不同,投射的陰影也不相同,午門那麽大如同沒有確切的位置根本無從查起。

太子淡淡一下指著我們面前的畫心如止水的說。

“你們怎麽還不明白,這畫中已經透露了一切玄機,畫中以星宿暗喻紫禁城,說明我們要參照的並非是真正的紫禁城,你們好好想想什麽樣的紫禁城會出現在紙上。”

“紫禁城出現在紙上……”韓煜猛然擡起頭異常興奮的說,“地圖!是紫禁城全貌的地圖,以地圖為參照,這樣的話就能把金筆懸於午門之上,寅時的時候陰影投射到地圖上的地方便是寶藏的入口。”

之前我們推測出寶藏在紫禁城便找來過整個帝城的全貌地圖,看看時間剛好是寅時,我們快步走到後院的石桌上,把地圖平攤在上面,然後我小心翼翼把金筆懸停在地圖上午門的正上方……

我們本來滿懷信心可以找到寶藏入口,可當陰影投射在地圖上的時候我們欣喜的神情都凝固在臉上,金筆投射的陰影太長完全超出了地圖之外,按理說陰影會固定在地圖上某一個點才對。

“可能我們推測是錯誤的。”顧小小有些失望的說。

我剛想說話忽然發現太子意味深長的笑著,估計他還有話沒說完,詫異地問。

“到底我們錯在什麽地方?”

“什麽都沒有錯,不過你們拿錯了東西而已。”太子意味深長的回答。

“拿錯了東西?”南宮怡疑惑的看著太子。

“……”我一愣忽然反應過來,回頭看了看石桌上的地圖,“朱棣留下這個線索是以紫禁城全貌地圖為參照,而我們如今用的地圖並非當初朱棣用的,當然找不到確切的地方,要找到入口的位置,就必須先找到朱棣所用的紫禁城全貌原圖。”

“那……那估計我們永遠也別想找到寶藏的入口了。”南宮怡聽完無力的坐在石椅上。

“為什麽?”韓煜驚訝地問。

“這金筆上有朱批,是暗指帝王之物,而要紫禁城的全貌原圖的確是有過,我在翻查文史的時候了解到當初設計紫禁城的是道衍,他先繪出建築原圖並提交給朱棣審閱,朱棣見圖紙中建築錯落有致雄偉壯觀,大喜並親筆在原圖上朱批題字,並以此圖為原圖開始著手修建紫禁城。”南宮怡憂心忡忡的回答。

“想必朱棣當時就是以這個原圖來留下寶藏線索的。”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既然有原圖,我們只要想辦法找到不就可以確定寶藏入口了嗎?”顧小小疑惑的問。

“找不到了!”南宮怡長嘆一口氣失望的回答。

“……”我們面面相覷的對視,驚愕的看向南宮怡問,“為什麽找不到了?”

南宮怡抿著嘴對我們說,文史記載紫禁城竣工之後,朱棣對建築原圖珍愛有加,並金筆朱批命人收錄進永樂大典之中,可是永樂大典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一部,稱為嘉靖副本。

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叠、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四百余冊。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朱棣對永樂大典愛不釋手,很可能和他一同長埋於長陵陪葬。”南宮怡默默的嘆口氣無力的說,“如果這個傳聞是真的,要找到紫禁城的建築原圖,我們就得進入長陵。”

“時間不早了,你們都去休息,明天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忽然有聲音從我們身後傳來,我回頭才看見蕭連山站在庭院之中,他表情很平和的對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