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團聚(第3/4頁)

董先生說,也就是那後來不久,倆人的關系開始變得有點相互有好感。他很奇怪師姐都是快30歲的人了,而且長得也不差,為什麽還沒談戀愛結婚什麽的。而那時候的師姐一直在為了扇子的事情連累了師門,一直在默默懲罰自己,認為自己不配擁有這些。所以兩人的關系一直隔著一層紙,始終沒有捅破。直到有一天,董先生過生日。像他這種香港商人,過生日本來應該大肆慶祝一下,但是他卻只單單約了我師姐一個人,看電影,吃宵夜。吃宵夜的時候倆人都喝多了點。董先生對我說,你不知道,你師姐這個人,一喝了酒,就特別喜歡感傷,喜歡跟人講知心話。也就是那天,師姐告訴了董先生自己過去的遭遇,以及因為那把扇子而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董先生很同情她,也非常理解,於是他就成了在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上,少有的能和我師傅一樣,無條件聲援和保護她的人。

董先生轉頭對我師傅說,辛然的本意,其實是想要得到那把扇子,因為那把扇子可以讓你們整個門派都更上一個台階,這對於您老人家一直想要振興本門是個巨大的幫助。可惜是失敗了。師傅點點頭,我也對董先生特別欣賞,他能夠看明白別人家門派裏的一些本質,這確實不容易。董先生繼續說,自打那天以後,他和我師姐的關系就算是捅破那層紙了,兩人開始越來越曖昧,到最後終於成了男女朋友。師姐因為董先生的關系,認識了很多商場上的人,而董先生也因為師姐在身邊,覺得可靠放心。

我問董先生,所以我師姐的那些事情你都是知道的吧?董先生說是的,所以我才不避嫌走開啊。說到這裏的是他沖著我眨了眨眼睛,一副皎潔樂觀的樣子。董先生接著說,因為自己做生意的關系,有時候也會把師姐帶上一塊,給別的生意夥伴出出點子什麽的,而自己有一次酒後失言,就把師姐當年打算奪取六葉八卦扇的故事給說了出來,本來對於大多數外行人來說,聽了也就當作是一個軼聞了,但是偏偏當時在場有另外一個至今還不知道是誰的人,把這件事情向公安機關舉報了,而舉報的理由卻並不是當年失蹤的六葉八卦扇,而是另一樣寶貝,和八卦扇幾乎是同一時期失蹤的。公安機關覺得兩件事情時間上過於巧合,於是認為我師姐跟另外一起文物失竊案有關,就被傳訊問話,後來是被董先生交了錢取保候審。而出來後師姐覺得很委屈,她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借此機會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這件事如果繼續追查下去,自己有口莫辯不說,還是會把師傅這個老頭給拉下水。

師傅在一邊默默點頭,他好像是聽明白了,我卻聽得莫名其妙的。我試探著問師傅和師姐,另外那件事,到底是什麽事啊,和這扇子有什麽關系?師傅說,這件事你也應該聽說過,不就發生在你們重慶嗎?我立刻拍著胸口說,重慶的事情我當然知道得很多啊,到底是什麽事啊,師傅轉頭對師姐說,另外一個殃及你的事,是不是就是90年重慶梁平的那件事?師姐默默點頭。我心裏大罵,90年我他媽才9歲,我知道個屁啊。但是我還是問師傅,到底是什麽事。

師傅跟我說,90年的時候,重慶梁平縣雙桂堂,貝葉經失蹤。我更糊塗了,因為我連什麽是貝葉經都不知道。師傅說,貝葉經是佛教聖典,就是把經書抄寫在貝葉上,貝葉能夠保存很多年,所以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主要都是貝葉經。我問師傅,貝葉經是一本經書嗎?師傅說不是,只是抄寫在貝葉上的經書,而經書有很多種了。重慶雙桂堂的那一卷,則是當年玄奘到了印度後,手抄了兩份,一份留在了印度,另一份則帶回了東土。玄奘一共帶回了幾百卷貝葉經,但是自己卻手抄了不到10卷,除了雙桂堂那一卷有個復本在印度以外,其余的手抄經都是絕版。那些被八國聯軍搶走了兩卷,剩余的都進了博物館,而雙桂堂的那一卷,則是還在民間宗教界存放的唯一一卷玄奘手書的貝葉經。我說那肯定很值錢了。師傅說,值錢?那是國寶!無價之寶!但是這東西在90年的時候被賊人搶劫了,還殺死了雙桂堂的僧人。師傅頓了頓說,自從雙桂堂的貝葉經失竊以後,本來種在廟裏的兩株金桂銀桂的古樹,一夜之間枯死了一棵。這就引起了眾說紛紜,因為那卷貝葉經,可是雙桂堂的鎮山之寶,而雙桂堂本身就是因為那兩株桂樹而得名的。

師傅還說,雙桂堂在中國的佛教地位非常高,他問我,你們重慶你喊得出名字的寺廟都有哪些?我說有羅漢寺,華巖寺,觀音寺什麽的。師傅說,這就對了,這些寺廟,都有住持和尚,而雙桂堂沒有住持,它卻有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