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冠軍歸屬

劉雲東與馬雙林兩個人的擔憂並不多余。作文評選的時候,是分組進行的。分成十個組,每個組選出兩篇最優秀的作文出來。這個時候,考生的信息欄還是密封的。

張山海的作文沒有任何意外的進入了二十人名單。接下來,分成兩組,每組同樣選出最為優秀的選出,將前十名選出來。

前十名出來之後,不再進行分組,合在一起,進行評選。當然如果此時依然將作文冊子封閉,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的。關鍵是在前十名的排列的時候,要考慮到學校的均衡,因為如果全部是哪一個學校的學生壟斷了前幾名,難免會有一些閑言碎語,所以這個時候評委們將封條開啟。那份作文是哪個學校的學生自然一目了然。

其中有一份作文出乎所有的評委的意料。這個出乎意料,第一重意思是文章的質量出乎大家的意料,這作文的水平看起來不像是一個高中生能夠擁有的。第二重意思是,這名學生的出處出乎大家的意料。誰也沒有想到,這一份明顯是這一屆比賽中最優秀的作文居然是一個來自於十中的學生寫的。

從恢復高考以來,上海就開始搞這個作文競賽,搞了好幾年了,哪次前五名不是花落上海排名比較靠前的幾所學校?但是如果按照真實的水平評定,那麽這一次,這個殊榮將落到排名非常靠後的十中。十中的學生在此之前,連前十都沒有進過。這一次,進入決賽階段的也不過是三個學生。

“依我看,我們評選出來的三甲實力在伯仲之間,另外,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我們還可以參考初賽的作文做參考。用綜合成績來進行最後的評判。”來自於一中的評委田林松說道。進入三甲的三份作文中有一份來自於一中。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一中的這個學生寫的作文明顯遜於十中的那個學生。

“田副校長說得沒錯。我們這項比賽分為兩個階段,最後的成績綜合兩個階段的成績,並沒有什麽問題。”田林松的話很快得到了來自三中的評委楊茂清的支持。實際上在場所有的人都知道,三中的楊茂青之所以支持田林松,主要是因為三甲的另一個,正是三中的學生。

“如果要這樣做的話。我覺得不能僅限於前三,應該擴大到前五。”二中的評委杜尚海自然要考慮二中的利益。

四中的馮蘭是所有評委中,唯一在學校裏沒有擔任任何職務的,也是評委之中唯一的女老師。一聽到各個學校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傾軋,便緊鎖起眉頭,冷冷地說道,“如果照你們這麽個說話,我們這前一百名的評定是不是要再重新來過?都要參考初賽的成績?作文比賽是一項舉辦了五六年的比賽,到現在比賽規則都已經制定得相當成熟,既然賽前制定了嚴格的規則,我們就應該按照規則辦事,不能因為某個學校的面子而任何改動。本來,最後名次沒有決定之前,我們是不應該對選手的作文冊,進行開啟。大家摸著良心說說,這幾篇文章的水平真的是伯仲之間?”

馮蘭將作文拿了過來,說道,“大家不要以為這一次的作文評選就是我們公布名次這麽簡單。這些文章,以後會在《上海中學生》雜志上刊登的。如果,你們真的認為,這篇文章與其它的文章在伯仲之間。那麽我不會在這次評審報告簽字,因為我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馮老師,我只是提議,你何必,何必這麽較真呢?我覺得還是要看大家的意見嘛?大家說是不是?”田松林看了看四周,卻發現這個時候沒有人再出來響應他。

這個時候的人還真是臉皮比較薄,偶然沒人的時候,幹一件沒臉沒皮的事情,還總是提心吊膽,現在有人站出來,自然沒誰有這個膽子了。

楊茂清原本是大加贊同的,但是現在有人出來說話,他自然不想出這個頭。他懂得了這麽做是有風險的。因為作文最終是要公布的。今天評委這麽做,等於是掩耳盜鈴,將來要是被刊登到雜志上去之後,引發了爭議,是要承擔責任的。這個險沒人敢冒。除非是有厲害關系。

楊茂清突然想到田林松為什麽要做這樣的事情了。楊茂清跟田林松很熟,知道田林松的兒子馬上就要參加高考。這是一此獲得加分的好機會。有了這個冠軍,他的兒子可以直接獲得保送的機會。而前三名只有加分機會,顯然不能讓田林松滿意。

楊茂清若無其事的翻了一下那幾本作文冊子,果然發現那本一中學生的冊子上的姓名欄寫著田旭軍。

“媽的,差點給人當槍使了!”

楊茂清有些怪田林松有些不夠意思,事先也不打聲招呼。

“我的意見跟馮老師一致,我絕對十中的這位學生這篇文章的水平遠超其他學生,甚至可以說已經超出一個高中生的水平,搞了幾十年的教育,第一次看到一個高中生寫出這麽深刻的文章來。這樣的作文要是還不能拿第一,真是天理難容。其實即使綜合初賽和決賽兩篇文章,冠軍也是十中的這個選手。因為他初賽的作文正好是我評選出來的。”二中的另一位評委徐茂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