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只生一個好

“汪汪,汪,汪汪汪……”

急促的犬吠聲將寧靜的張家山徹底驚醒。夜色早已籠罩著整個彩雲山下的村莊,家家戶戶沉浸在睡夢之中。但是此刻,山村的寧靜被徹底地打破。

一行人行跡匆匆地沿著通往張家山的石板路快步沖入張家山,刺眼的手電光不時地在張山家各家各戶的房屋照個不停。

“張直展家是第二排第四間,先把他們家給圍起來再去敲門,別讓人給跑了。馬上就過年了,人肯定在家裏。人要是不在家裏,今天就把他們家的東西給搬起走。他們家喂了頭過年豬,足足有三四百斤,還沒宰哩,正好趕起走。”

說話的是彩雲大隊的計劃生育專幹趙啟高,前幾年,老書記張懷玉退下去之後,趙家莊的趙全漢接了手,村幹部裏面,姓趙的便慢慢多了起來。姓趙的都是趙家莊的人。

張山風招了幹之後,張直展便接手張家山生產隊隊長,現在稱為組長,計劃生育專幹趙啟高原來跟張直展關系也不錯,不過上一回兩個人上村幹部的時候,是競爭對手,趙啟高原本沒被選上,但是趙全漢在背後搞了小動作,讓同村人,而且是趙全漢的堂兄弟趙啟高上了。趙啟高與張直展兩個人就這麽有了過節。趙啟高以前沒少往張直展家裏跑,對張直展家裏熟悉得很。這一次張直展婆娘懷了崽,就是他向鄉政府透的風。

張直展已經有了兩個兒子,跟張山海同齡的張波是他的小兒子,張楚是他的大兒子。以前生產隊的時候飯都吃不飽,就沒敢要小孩,後面承包到戶了,糧食有了節余,日子慢慢也寬裕了起來。張直展婆娘趙小妹特別想要個女兒,但是兩個人也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想要小孩時,偏偏怎麽也懷不上。結果一直到現在。

但是政策卻發生了變化,計劃生育政策從70年代末期成為一項基本的國策,到了八十年代,執行得越來越嚴厲。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為了完成計劃生育任務,采取極為強暴的手段來推行計劃生育政策。

趙啟高身邊的一個鄉幹部手中的手電照在路邊的房子上。這座房子上面用巨大的石灰字體寫著宣傳計劃生育的標語——“計劃二胎,杜絕三胎”。緊接著圍墻這又寫著:“兒子跑了找老子,老子跑了拆房子”。

“快快快!把張直展家的房子給圍起來!別讓他們給跑了!”趙啟高表現得極為積極,仿佛他才是這一次行動的指揮官一般。

趙全漢是個老滑頭,這往死裏得罪人的事情,他才不願意牽頭。這兩年,為了完成計劃生育任務,手段越來越強硬了,彩雲村就有好幾家的房子就因為違反計劃生育被推倒了。這都是絕戶計,趙全漢骨子裏還是個農民,這種事情還真是幹不出來。他不像趙啟高,雖然前兩年才接張懷玉的手上來,但是年紀卻已經快五十歲了。村幹部提幹一般都是四十歲以下的幹部。所以他幾乎沒有被提幹的機會。

趙啟高還只有三十五歲,爭著在鄉幹部面前表現。彩雲村甚至流傳趙啟高為了巴結鄉幹部,甚至連婆娘都貢獻了出去。不過這東西沒有誰能夠證實。

既然沒有提幹機會,趙全漢何必去做得罪人的事情呢?所以能夠推脫了的他一般盡量推脫,要不就是找機會躲起來。

不過這一回,鄉計劃生育辦主任曹長青這一回親自過來督戰,他若是不出面,肯定說不過去。

“趙書記啊,你是老幹部、老同志了,但是你的思想覺悟上,我覺得你還不如小趙啊!這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現在哪個地方都是一票否決制,計劃生育任務就是天,沒有完成,什麽資格都沒有!你現在抱著老思想老觀念那是不行的。我們抓得不狠一點,這些刁民的思想不會進步,他們不會自己覺悟,那麽我們就用最有效的辦法,來教育他們!”曹長青對趙全漢陰奉陽違的態度很是不滿,這一次更是當面進行指責了。

“但是上面也應該考慮到我們這裏的實際情況,一方面,我們這裏的人口比較稀疏,我們彩雲大隊,不到一千人,但是面積差不多占了鄉的三分之一,是一般大隊的幾倍,以後要是將彩雲農場的地劃撥回來,我們大隊的面積更寬。一個家庭生兩三個都沒多大問題嘛!毛主席說了,人多力量大。沒有人哪裏來的力量啊。”趙全漢說道。

“趙全漢同志,我覺得你的思想觀念有問題,你們彩雲大隊年年是碧雲鄉的計劃生育落後典型,放到巧山縣也是落後典型,嚴重拖了鄉的後腿,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你這個村書記當得不好。你自己不帶頭,你說你們大隊的計劃生育工作如何能夠開展好?今天這個計劃生育對象張直展好像是個生產小組組長吧?”曹長青回頭問趙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