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返城的知青

上面的故事暫告一段,下面的故事,是發生在鐘奎他們來這座縣城之前的一個插曲,給上面的故事是有直接聯系的,所以你不得不看,必須得看。

話說;各種運動落下帷幕,返城的知青比比皆是。

車站、人頭攢動,擁擠不堪。高舉行李大聲喊叫的,趴在火車窗口探半拉身子看站台接人的,還有帶著藍色袖套維護次序的。車站上是各種喧嘩,千般熱鬧。

而在城鎮碼頭上也是如此、來來往往的人流湧動。烏篷船擺動著木漿遊動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滿載歸心似箭的男女知青們,往家的方向靠岸。

在這些知青隊伍裏,年齡背景復雜多樣。有年輕的,也有過了不惑之年的,還有因為各種關系不到位,導致返城的名額不能落實,所以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在外面組建家庭的。這好不容易等到上面有文件下來,才有機會返回闊別數十載的家裏的。

其中有一位中等個身穿藍色中山服的男子,一手提著一口簡單的行李箱,一手還得半攙扶住身邊凸顯肚子的妻子。東張西望且神色緊張的行走在,人流擁擠的碼頭上。

“阿良,我怕。”由於剛剛從烏篷船下來,又躋身在如此之多的人流中,妻子額頭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不安的神態看著人流,低聲對身邊的丈夫阿良說道。

“有我在你身邊,別怕。等咱們到單位,就好了。”阿良也是滿頭大汗,他把妻子往身邊靠了靠,悄聲安慰道。

岸邊一位年長的老者手舉木牌,木牌上寫了兩個人的名字;張阿良,許娜。

“哎!劉老師,我們在這……”攙扶妻子的男子,看見老者心中大喜,在大叫時。不由得疾走幾步,恨不得馬上就到岸邊,可還得顧及身邊的孕婦不是嗎?所以他疾走幾步後,猶疑一下,還是趕緊放慢下來,不緊不慢的往岸邊走去。

妻子伸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珠,看向在向他們招手的老者,略顯蒼白的面龐上,露出一抹淺顯的苦笑。

老者是男子父親單位的老同事,他是受老友的委托來接他們倆的。

當張阿良和妻子許娜到了岸邊時,倆人給接人的劉師傅寒暄幾句。

劉老師含笑點頭一眼瞥看到後者凸顯的肚子,皺眉、臉上笑容一僵。

許娜觀察到劉師傅的表情異樣,她不解的看向丈夫。

張阿良輕輕攬住妻子的肩胛,淡淡一笑道:“劉師傅,我爹好嗎?他怎麽沒有來?”

在張阿良的詢問下,劉老師面色變得復雜起來,之後淡然一笑道:“你爹在醫院裏。”說著話伸出手,接過張阿良的行李箱道:“安全回來就好,咱們先去填飽肚子,然後去單位報到,再去醫院看你爹。”

張阿良的父親,是銅川縣一名普通教師。因為成分問題,被搞成是什麽東東,反正很不好,不但丟了教師工作,還三番五次的被弄到高台上去批鬥。

也就是因為這樣,張阿良才被發放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進行勞動教育。

在數年後,有很多冤案,舊案都得到昭雪。

可張阿良的父親,一生憨直,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更沒有任何靠山。所以他的事情無人問津,他的個人档案,一直就擱淺在那黑咕隆咚的歲月裏。

直到有一天,學校新一輪領導上台本著相關文件的下達。曾經在學校教書育人的老同志進行一次徹底查找。

才發現還有一位老教師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和補償,這位老教師就是張阿良的父親。

張阿良在劉老師的叮囑下,把妻子暫時安頓在一個朋友家裏,然後去醫院見爹。

爹安靜的躺在醫院的停屍房裏,沒有給他留下只言片語。

阿良沒有流淚,他久久凝視著父親花白已經僵直的頭發絲,以及那一張靜白色的面孔。心,出奇的平靜。

劉老師告訴阿良,學校在發現他爹的情況後,尋找了好久才發現他爹棲身在縣城北門橋墩下。找到時,渾身染病,而且已經病入膏肓。

因為阿良的父親,沒有穩定的居住地。加上不懂事的阿良,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父親一手造成的,所以心裏有怨恨,也就沒有給父親發書信聯系什麽的。

話到這兒,不得不提到阿良曾經的故事。

因為家庭貧困,自卑心不是一般重的阿良,羨慕那些條件好的同齡夥伴。他們有吃,有穿、連走路都比他神氣。

所以在他成長的歲月裏,總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

沒想到機會果然來了,一場鋪天蓋地的運動降臨到縣城。

一幕幕難以置信的畫面展現在阿良的視線裏,他曾經十分羨慕的家庭和那些夥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批鬥和發放。

看著令人熱血沸騰的批鬥場面,阿良心裏便蠢蠢欲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