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六章 太極暈

“哇,太極暈這麽厲害啊!”寒生由衷地感嘆道。

朱醫生一面開始動手刨土,一面接著講述太極暈的由來。

“自然界有五種顏色的土壤,白色為金,青色屬木,黑色是水,紅色為火,黃色則屬土。太極暈呈圓形,直徑丈許,其內自然生成這五色土,非常罕見。而且暈內土中還孕育有五色土卵,俗稱‘土蛋’,蛋內中空,內裏間或生有蟲,形如蠶……”

“真有這麽奇怪的地方?”寒生似有不信。

“等抽空帶你去長長見識。”父親許諾道。

寒生接過鋤頭,替換父親刨土。

“有人暈倒啦!”竹林內傳來婦女的喊叫聲。

朱醫生忙抓起藥箱朝竹林裏跑去,寒生也扔下鋤頭跟著去看。

村北頭的李老二倒在了自家的祖墳前,在一旁聲嘶力竭叫喊的是他的婆娘李二嬸。

“小心,有黑氣,帶二嬸去上風頭。”父親吩咐道。

寒生拉李二嬸轉到了上風頭方向,見父親打開藥箱,取出藥丸匆匆塞入李老二嘴裏。

寒生腦袋歪來歪去地仔細觀察著,可還是看不到那黑色的屍氣。

“眯起眼睛,盡量用眼角的余光,要不經意地一瞥。”父親告訴寒生道。

寒生按照父親所說的方法眯起了眼睛,來回地瞥來瞥去,終於有一兩次看到了彌散在墓坑裏淡淡的幾團黑氣。

“我看到啦!”他高興得喊了起來。

父親微笑地望著寒生,輕輕扶起悠悠醒轉的李老二,告訴他墳墓中有些汙穢有毒的氣體,要等屍氣散盡後再行斂骨。

午後不久,寒生爺爺奶奶和母親的屍骨都已經盛殮到了布口袋裏。填好墓坑後,大黃狗跑在前面,父子倆帶著先人遺骨返回家中。

晚飯時,父親又指點了些堪輿觀氣之法,這孩子學醫不成,習風水之術倒是有些奇稟異賦呢,他想。

夜深了,西屋裏的寒生仍在挑燈夜讀,越看越是吃驚,《青囊經》上記載的方子真是匪夷所思,而且對某些疑難病症用藥都是一貼即愈。三更時分,寒生終於通讀了一遍,掩卷長嘆,他清楚,自己此生真的要像當年華佗一樣,懸壺濟世,浪跡江湖了。經書木匣收好後,他打了個長長的哈欠,吹熄了油燈,美美地進入了夢鄉。

清晨,父親咚咚敲響西屋的房門。

“今天給先人骨殖落葬,快起來。”父親隔著門道。

寒生揉著眼睛爬起來,還在連連地哈欠。

早飯時,寒生小聲地問父親:“老爹,你是不是想把曾祖和爺爺他們的骨殖葬到太極暈那兒去?”

“呸,虧你想得出來,咱家一世郎中,只想著解人以困,別無他求,若想榮華富貴,你曾祖早就進太極暈了。”父親正色道。

“我可沒那個意思,一世郎中倒也自在瀟灑,我就想今生浪跡江湖,懸壺濟世,解人以困。”寒生認真地說。

“唉,老爹明白你的心思,可是學醫是要靠天賦的,否則就是一名庸醫,會害死人的。你都二十歲了,卻還是一事無成,我知道你不願意種地,學醫又無所成,本想教你青鳥堪輿之術,可是現今社會又沒人信這個,你總得有門子手藝啊!”父親教誨道。

寒生低頭不語,心想,現在什麽也不說,早晚有一天會叫老爹大吃一驚的。

飯後,父子倆帶妥物什,寒生背上先人們的遺骨,出村向南山深處走去,大黃狗蹦蹦跳跳地跑在了前面。

婺源地處浙皖贛交界,屬黃山延伸下來的丘陵地帶,婺水由西北蜿蜒流向東南,自春秋戰國起就是“吳楚分源”之地。婺源山高水遠,交通不便,歷史上一直是中原地區的官宦士族躲避戰亂、歸隱自然的落腳之地。公元4世紀初的晉代、9世紀末的唐朝末年和12世紀的南宋年間,三次來自中原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在皖南山區開始形成了星羅棋布的村落,南山村就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個偏僻小村莊。

沿著南山北麓前行,父親站在一座高崗上,手指著西北方向。

“風水術,古時候稱作‘地理堪輿’,仰觀天象,俯察山川水利,覓龍點穴。宋代風水大宗師賴布衣曾來過南山,就住在我們朱家祖先的家中。有天晚上,賴布衣與祖先月下對酌,說出了一個秘密。”父親雙眸眺望遠方,仿佛回到了八百年前的宋代。

“什麽秘密?”寒生追問道。

“太極暈。”父親沉聲道。

“老爹,快說呀。”寒生催促著。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當年賴布衣說,據他觀察,黃山一陽一陰兩條龍脈各向西北東南而來,陽龍直沖西北鄱陽湖而去,陰龍則蜿蜒東南至此地,是為潛龍。黃山為其老祖山,大鄣山為其少祖山,南山為祖山,此地西瞻彭蠡、北眺白嶽,東矚長江,南覷湖廣,雲聚霧斂,氣勢磅礴,龍、砂、穴、水渾然天成,其行走江南數十州縣,未見此風水絕佳之地。那賴布衣一生縱橫江湖,善點怪穴,此番覓龍踏穴,竟於陰龍口處發現一萬年吉穴——太極暈。當時月明星朗,趁著酒興,賴布衣遂帶著祖先夜上南山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