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人亡物亡(第4/4頁)

“我師父早在十幾年前推測師弟何健飛必將遭此大難,他根基深厚,是與佛有緣之人,日後必將歸依佛門。這是他自己的命數,遁入空門對於他來講也許是一種解脫。”五台山後山上立起一座新墳,上面寫著:“何門諱健飛,愛妻田氏音榛合葬之墓。”那是何健飛撒手紅塵前留下的最後筆跡。禪月大師費勁心機勸解,李老伯只是站在這座新墳前默然不語。禪月大師無奈地望望阿強,阿強長嘆一聲道:“隨他去吧,讓他在這裏靜靜地哀悼曾經一起戰鬥的戰友吧。”

三年後,李老伯在省醫院彌留之際,一封信送到了他的手中,署名是“何健飛”。老態龍鐘的李老伯顫抖著雙手打開了信,上面工整地寫著:

李老伯:

你看到這封信時,何健飛已經不在塵世中了,謝謝在冤鬼路事件中一直這麽支持我,鼓勵我。我亦無以為報。照天象推算,今天是你的大限。我托禪空大師日夜為你祁福,總算有挽救之地。當年曾和你有過誓言,現在該是它實現的時候了。阿強前輩將會和你一起托生,並將在下世有做兄弟的緣分。事冗,就此打住吧。

一路好走。

何健飛絕筆,

李老伯含笑道:“好好好!”就此瞑目而逝,終年八十二歲。整理遺體時,家人在他手中發現一張握得緊緊的何健飛的相片。原來李老伯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何健飛。後遵循李老伯遺志,將其遺體葬於五台山後山。

鞏勇和劉燦利正式作為“校園雙雄”第二掛相校史室。萬念俱灰的劉燦利升上正主席後向學生會遞交辭職申請,遭學生代表大會全票否決。劉燦利只好掛個名,將一切事務交於副主席處理,自己潛心學習,巧兒不時過來照顧他。二人後來定居澳大利亞,再也沒有回來過。

孤星寒辭去校園裏的學位,掩埋好師父遺體後,在巧兒出國後,也看破紅塵,出家繼任為終南山掌門,道號:寒星。自此日夜靜修,再也沒有出過山門一步。

"

徐傳學成後回到九華山繼承衣缽,光大了佛教門派,後來更是下山廣為驅妖,深受法術界愛戴,死後謚“悟色禪師”。

常嘵君被當選為學生會副主席後頗有建樹,後來劉燦利畢業後,晉升為正主席,有一番大作為,也深受好評。

校園永遠是恐怖與謠言的溫床,不知什麽時候,校園裏又開始悄悄流傳這樣一個傳說:如果校園裏有誰想當校園雙雄,其結果必定是生死分隔,校園大亂。自此這所學校學生會人才沒落,漸趨平庸。“校園雙雄”這個只屬於這裏的神話從此畫上了徹底終結的休止符。

櫻花路的名稱並沒有改變,如果你去參觀它,還可以看見那石碑上一道清楚的從上到下的深深的裂痕,不同的是櫻花路上再也沒有開過櫻花,只有四季常青的樹葉。

但事實上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冤鬼路的噩夢已經永遠遠離我們了……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