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盜墓賊(第2/2頁)

什麽樣子?你把你家的瓷飯碗就擺在空氣裏幾千年看還會剩下個什麽?

“本來他們的計劃是一點一點的挖掘,同時盡最大的努力將那些陪葬品保存好取出,將損失減小到最小,只不過半路出了點岔子,那些家夥在封土堆上發現了前人留下的盜洞。”呂布韋悄悄地說道。

陜西自古都是風水寶地,秦朝,兩漢,唐朝都曾經在這裏建都,無數帝王將相都被埋葬在這裏,所以才有了西安地下隨便一鏟都能挖出個頭蓋骨的說法。因為這裏地下的墳墓實在是多的數不勝數,上到王侯將相,嚇到士大夫小官,那時候跟現在流星火葬不同,統統盛行土葬,往往伴隨著的就有大量的陪葬品。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著這麽豐富的地下資源的陜西當然就湧現出了很多想從這些黑暗裏撈出些寶貝的家夥。他們就是盜墓賊,從古墓中拿出值錢的寶貝,然後交給文物販子換錢。這種現象雖然違法並且危險,只是無奈利益巨大,沒有成本指不定哪天挖出個寶貝就一輩子吃喝不愁,這樣的好事讓無數的青年義無返顧的投身了偉大的盜墓事業。

據說秦嶺一帶每天晚上都能夠聽到有人放炮的聲音,什麽叫放炮?就是拿炸藥炸地洞,好進入那些淺顯的陵墓當中去,被炸出來的地洞就叫做盜洞,就是盜墓賊進入陵墓的通道。他們一般會很好地把握炸藥的分量,盡量只炸出一個剛好容得一個人通過的地道,然後讓一個人在上面不遠處放風,其余幾人順序進入,見到什麽值錢的寶貝就往口袋裏裝,裝滿了就回。

盜墓賊是一種見不得光的職業,而且這裏面龍蛇混雜,祖傳下來專業的很的人有,小打小鬧什麽都不懂的人也有。有素質的盜墓賊會知道克制,知道什麽該拿什麽不該拿,他們只為求財,不會破壞墓裏面的其他任何建築,往往他們只會選擇他們覺得最值錢的一件東西帶走。這樣的盜墓賊雖然拿走了寶貝,但是至少沒有給考古工作帶來破壞,但是相應的,那些什麽都不懂的盜墓賊,則是所有考古學家的痛恨對象。他們進入古墓的方式簡單粗暴,可能不知不覺就破壞了古墓的密封性,古墓裏空氣一旦和外界相連,裏面的東西很快就會氧化腐爛,這樣造成的損失就是無法估量的了。而且這些盜墓賊往往是看見什麽拿什麽,不懂得保存那些陵墓裏面真正有著文化意義的東西,往往他們走過的陵墓被他們洗劫一空,值錢不值錢的寶貝一件都沒留下,還把整個陵墓糟蹋的面目全非,讓這些考古學家看了就是淚流滿面。

秦始皇最為中國古代封建帝制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簡直就是神聖一般的存在,無數的考古學家都在為這個陵墓的挖掘而激動,裏面出土的東西,往往能夠改寫整個歷史,甚至能夠揭示出當時的整個文化特點。

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無價的瑰寶。

只是現在,這個瑰寶被人捷足先登了,他們發現了前人進入陵墓的盜洞,這如何不讓那些家夥急得抓耳撓腮?如果被那些什麽都不珍惜的盜墓賊在裏面一頓折騰,破壞了裏面寶貴的文物,我想那些真正的專家一定會氣得吐血身亡的。

“這麽說,真的很急了?”我最後咬了一口肉夾饃。

“嗯,很急。”呂布韋點點頭,又要了一份泡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