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突然事件(第2/2頁)

可是這一次,所有國安局的技術工作人員信心滿滿,滿腔怒火無處放矢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他們想要追查的IP——暫且不論是不是代理跳板的IP——竟然是一個會不斷變動的IP地址。

沒錯,沒有固定的形態數據,它自己時時刻刻都在不停的發生著變動,並且算法無處可查。

普通人的IP地址都是固定的,每一個IP地址代表著一個網絡端口,可是技術人員捕獲到的IP地址,竟然沒有固定的形態,它在不斷變化著,這從網絡協議上來說完全就是不可能實現的東西。而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地址,當然沒有辦法查得出真正現實內部的地址了。所有人都震驚與這個現實,同時推測出了更加可怕的可能。

梵石防禦體系負責人本身就是一名資深黑客,他對這個東西異常有興趣,於是深度剖析了這串看起來頗為不起眼的IP數據,結果得到了驚人的結論。

繞過梵石防禦體系的原因無他,僅僅就是因為訪問者的維度不在防禦體系捕捉範圍之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看電視,電視裏的人兒想要將你從現實當中抓捕回警局,這種事情可能發生麽?當然不可能,哪怕那位警官手段再怎麽高明,武器再怎麽可怕,他始終只處於電視機裏,對於電視機外的你是根本連汗毛都碰不到的。

而梵石防禦體系,正好碰到了這樣的一位流竄於防禦體系外的可怕敵人。

聽到這裏,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何呂布韋要在一開始跟我講述那麽多關於計算機的事情了,他是要讓我理解那位入侵者的特殊之處。梵石防禦體系完全可以抵擋下任何二進制正常計算機的數據攻擊,可是如果那台計算機已經脫離了普通計算機的範圍,梵石體系也就無能為力了。這也就是為什麽那位黑客能夠來去自如不被發現的原因,他手中所握有的,竟然是一台不再普通的超級計算機!

一個完美的二維防禦體系,就這樣被一個超過了二維的存在物所輕易的摧毀了。

梵石體系,輸得不冤。但是那位負責人卻是更加激動了起來,因為哪怕是國內最頂尖的超級計算機,它能夠在一秒鐘內計算出數百萬只導彈的飛行軌跡,即使這樣,也依舊不能達到那樣的程度。可以說目前這位負責人已知的所有計算機當中,都不可能存在有能夠發送此種信號的計算機。為什麽一個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黑客,竟然擁有了這樣的一台機器?

他是怎麽做到的?又想拿這台計算機做些什麽?他為什麽要訪問國安局的數據庫資料?這些統統是迷,負責人當即選擇了將情況上報,並且向遠在美國的一位學生時代的好友現在已經是美國國防部電子部門的高級指揮官做了一些旁敲側擊的打聽。

結果卻是——就連一向走在世界科技尖端的美國人也沒有做出這種東西來!

這是意料之中的回答,但是卻讓人心頭的疑惑更甚。科學技術的發展往往需要伴隨的是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現,就連如此龐大的國家機器都沒有辦法制造出來的特殊計算機,那名不見經傳的黑客又是如何獲得這種已經超越了當前科技力量的東西的?

國安局的所有人員不得不開始重視起這個問題,因為已知的任何拿來對付普通計算機的防禦手段在這種量子計算機面前可能都不如一張白紙堅固。這樣一來,很多重要的數據,國家隱藏的機密,甚至於核彈發射的密碼都堂而皇之暴露在了那台特殊計算機的面前。這無疑是讓人感覺到驚恐的。

而唯一能夠阻止這種入侵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物理層面的阻斷。比如將所有計算機斷電,那麽哪怕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再怎麽出色,運算規則再怎麽特殊,也是無能威力的了。但是這種方法卻是毫不實際的考慮,你用它能夠防範一時,卻不可能一輩子都要靠關機來躲避這種情況吧?

針對這一次的事件,國安局內部做出了不少的分門別類的安排。開發新型防禦系統的團隊,監控世界各地類似信號的團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屬於繼續追蹤那條神秘信息來源的小隊。很不巧,這只小隊目前都屬於呂布韋的統轄範圍,原因無他,因為這一類的量子計算機,很有可能已經跨越了電子科學的範疇。

我猛然驚醒,呂布韋這個家夥的學科,正是化學和生物,難不成所謂的量子計算機,竟然是一台由生物的大腦所演化出的超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