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封妖師(第2/3頁)

爺爺居然就在這小池塘邊上,給羅小天講起了故事,他說,當年那一件事,傳聞極廣,整個皇宮裏面的人,都曾經為之震驚。

那件事的起因,要從一個妃子開始說起。

其實這個妃子最初的時候,只是一個宮女而已,但她貌美如花,體態輕盈,能歌善舞,又深諳魅惑之術,便抓住了一次皇帝遊園的機會,得到了寵幸。

皇帝十分喜愛這個宮女,便下旨封她為妃,並常常和她一起遊園玩樂,為了方便臨幸,甚至還在禦花園裏建了一座寢宮。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個月之後,就在一個早晨,那妃子一夜醒來竟變得頭大如鬥,面色墨綠,眼珠凸出,如鬼魅一般可怕。

當時宮裏的人都嚇壞,以為她招了什麽妖怪邪祟,或者是被鬼魅附體,更有些人說,她根本就是鬼魅妖怪變化。

那個皇帝也嚇的不輕,忙叫太醫趕來診治,但是太醫來了之後也都傻眼了,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麽病症。

後來宮中謠言四起,那時候的太後更是以“鬼魅為禍宮中”為名,讓皇帝必須處死這名妃子。

曾經對那妃子恩寵有加的皇帝,也沒有無法,只能叫人將她投入宮中的一口水井裏,當時這名妃子不斷掙紮,結果那一對凸出的眼睛爆裂,瞎著眼邁上了黃泉路。

然而在那名妃子的頭七之日,宮裏的水井、水塘莫名其妙出現了一綹綹的頭發,頭發又細又長,撈都撈不完。

整個皇宮人心惶惶,甚至請來道士做法驅走邪祟,然而法壇之上,步走天罡的驅魔道士卻被飄落的樹葉遮了眼,當他將樹葉揭下後便如喪家犬般頭也不回的逃出皇宮。

樹葉上赫然是一只凸出的眼睛,那道士擡頭看,滿樹都是眼睛。

幾個月後,那個年輕的皇帝就暴猝於養心殿上。

在這件事發生的幾年之後,皇帝的一個妹妹,靜安公主突然得了一場怪病,身體抑制不住的衰弱,無論服用何等名貴的中藥材都無濟於事,眼看公主瘦弱如幹屍,命在頃刻,所有太醫皆束手無策。

這時候宮中就有人說,當年那名妃子就是淹死於公主寢宮旁邊的水井,於是謠言頓時再起,那些太醫更是直接將責任推到了“鬼魂”身上。

因為畏懼鬼魂,太醫們甚至不願去給公主治病,就在這時,一個封妖師剛好在京城聽說了這件事,就應一位大臣之邀,前往宮中,查看情形,如是真有妖魔惡鬼作祟,便剛好趁機除掉。

而那位封妖師,正是羅家的一位先輩老太爺。

那羅老太爺進入公主的寢宮附近,第一眼就看出詭異之象,最直觀的有兩點。

其一,原本奢華的宮殿已露出蕭條之色。園內荒草淒淒,滿地落葉,光禿禿的樹枝讓此地看來毫無生氣,而地下的落葉完全幹枯,石頭陰冷荒涼。

這並非萬物凋零的自然輪回,用一句白話說就是此地“缺乏人氣”,明明有人居住,但所有景致表現出的狀態卻讓此地像是一處荒宅。

其二,明明是天高物燥的節氣,但宮內九曲玲瓏橋下的水塘卻始終彌漫著一股濃濃霧氣無法撒去,濃霧遮掩了水塘,甚至連橋面都被濃霧掩蓋。

最可怕的是這些濃霧就像棉花聚集凝固,給人的感覺簡直能用手扯下來。

當時宮裏流傳著一種說法,當你撥開水面濃霧,就能看到當年鬼臉妃子那張可怕的臉在水面下隨著水波浮動。

但羅老太爺自信不怕這個,只是當他撥開濃霧的時候,卻只看到水面下淤泥厚重,荷花蓮藕生長茂密,根本沒有什麽鬼臉。

只是羅老太爺感覺到了,自打他進入這座宮殿附近,或者說在這水塘附近,就毫無來由的有一種氣喘胸悶、四肢乏力的感覺。

而且,他還發現,那個公主的病症越來越像是當年的那個妃子,面色發綠,頭顱腫脹……

於是羅老太爺立刻提出了建議,就是給公主換一個住所,只要離開這裏,說不定症狀就會消失。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提議居然被否了,不但沒人同意公主搬走,甚至沒人再願意去管公主的事情,就好像要任她自生自滅。

羅老太爺當時很是不明白,但他知道皇宮裏面處處都有玄機,當下也沒有多問什麽,只是暗中準備除妖。

因為他已經猜測出了,那水塘中必有古怪。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來到那口溺死妃子的水井,想要做法將那妃子的魂魄招出,查個明白。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鬼魂沒出來,卻出現了一個完全讓他意想不到的東西。

……

羅小天爺爺的故事講到這裏,便戛然而止,羅小天聽的正津津有味,見爺爺住口,便想追問,卻見爺爺凝望著的那池塘水面,咕嘟咕嘟的冒起了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