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番外:橋(第3/7頁)

吃飯的時候,我看見他那左手有兩根手指始終是彎曲在手掌心裏不露出來,我還跟著學樣,認為那樣的姿勢好有趣。

查文斌替我阿爸看了那條路,說讓阿爸把門口的自來水出水口從右邊挪到左邊來,並且在路口做一口小水池,他說這是用來引龍的。

阿爸跟查文斌說了我老在家裏神神叨叨的情況,查文斌沒去回答阿爸,反而過來問我:“小憶啊,你看見那個婆婆的時候害怕不害怕啊?”

我嘟著小嘴說道:“不害怕的,只是每次喊她她都不理我。”

查文斌看著我笑了笑,然後就和阿爸說要去看看那道橋的位置。

河不寬,也就五六米的樣子,河水也很清澈,據說這河道在幾十年前還是挺深的,那會兒每隔一百米便會起一道攔河壩。那會兒山裏還沒有像樣的大路,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靠山吃山的人們不得已只能靠水路運輸些資源出去,等到漲水的季節便會用來運送山裏的竹子和木料,所以很多地方也都是後來人工開鑿的河道。

我阿爸是兄弟姐妹裏最小的一個,那時候走水路這種苦活都是幾個伯伯們幹的,得在河裏漂上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把一串串的竹排送到小港口,然後拿了錢換些生活用品回來。據說在拓寬河道的時候,曾經在兩旁發現過不少老墳,但在那個不講究的年代,無主墳墓通常免不了被毀的命運。

修橋的那道彎兒距我家差不多有七十米,那會兒還是土泥巴路,阿爸準備在河的兩旁用水泥和石塊建埂,只有這種石頭埂才能保證漲水季節不被沖毀,這樣的橋才會牢固。

查文斌看了位置,然後就跟我爸說:“老小啊,這個地方建橋是不錯,但有好也有壞,我只是給你個建議,具體怎樣,還是你自己決定。”

阿爸當時對查文斌是這麽說的:“橋我是一定要建的,為了那口氣也得自己建。”當年為了修建那道橋,我記得阿爸是管別人借了錢,那也是他這輩子第一次開口向人借錢,也同樣是最後一次。他常說: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是為了一張臉,不能讓人給瞧扁了。

查文斌指著對面那高山說道:“一定要建也可以。建了橋,你們這兒的那條龍就會順著這條山脊一直到你家,我讓你修的那池子就是給它喝水的。”

在我老家的對面確實是一座彎曲的高山,也不知另外一頭是綿延向哪裏,但是山的一腳卻落在了這彎彎上,查文斌說這是龍頭,本來這龍可以喝這溪裏的水,但是通了橋,龍就得順著橋往上走了,那便是我的家。

阿爸聽他這麽一說,心裏那個美啊,便說道:“這是好事啊,龍都給引到家裏去了。”

但是查文斌卻搖搖頭道:“這條龍是條水龍,管這一代的雨水,它有的時候在,有的時候就去別的地方。在的時候你那家裏自然是風水寶地,但若是不在,這道橋就成了方圓百裏的奈何橋。龍道若是虛了就會成為一條陰陽道,也就是說在下雨的時候,龍不在,你這道橋在某些時候就是給死人過的,你家裏的人可以走,因為它們借的是你的路,但若是其他人來走,就容易出事兒。辦法也是有的,弄一對石獅子放在橋頭就沒關系了,龍不在的時候讓它來守。”

但是當時家裏已經沒有余錢了,借來的錢也剛好只夠一個工程款,一對石獅子的價格可不便宜,那東西是非常富有的大戶人家門口才有的,我家那時候壓根沒這個條件。

但阿爸還是決定要在那兒造橋。

因為那時候來我家的客人並不是很多,為啥呢?一個是地方偏僻,不在馬路邊上,人家來串門也不方便;二呢,主要還是窮,家裏的老底子薄啊,那會兒老家的民營經濟完全還沒有人來開發,遠遠沒有現在這樣的條件。在那個靠力氣吃飯的年代,家裏勞力少,自然就窮,人家就看不起,所以也不願意來玩兒。

路當時已經修完了,只要架上橋,就算完工了。如果要換地方,那就得費老大勁兒了,修一條路的工程可是相當大的。所以當時阿爸猶豫了一下,心想著下雨天的晚上也不會有人上家裏來玩,就決定還是在那地方弄。

後來這道橋便如期竣工了,真如查文斌所說,那些年我家的家道開始興旺起來,很快就摘掉了窮人的帽子。這人一富,來玩的人就開始多了,結果還真的出過事兒,不過那是在一年後了。

然後便是我的問題,這對當時的家裏來說才是頭等大事,一個孩子老是疑神疑鬼的,說著不著邊際的話,家裏人也跟著害怕,因為那一年我誤入將軍廟之後就開始這樣,阿爸認為我身上有不幹凈的東西。

到了大晚上,查文斌便把我抱了出去,還不讓阿爸跟著。雖然阿爸不放心,但也只好隨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