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借宿

我們是在第七天的早上到了,整列火車只剩下我們仨,到站後,有個穿著綠軍裝的人把我們領下去辦了交接手續。

下車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冷,在這個季節裏南方人還可以穿著短褲光著膀子,但是這裏的人已經開始穿上長袖單衣了。孤零零的,我們仨被扔在了鐵路邊,那邊的人說會有人來接我們,接著就再也不管賬了。一直到了中午,我終於瞧見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輛驢車,一個身背獵槍,胡子花白的老人揮舞著長鞭,用山裏人獨有的嗓音唱著小曲姍姍來遲。

他姓苗,好像跟站裏的人挺熟,那些人很客氣的和他辦完了手續,然後又從屋子裏給他領出了一個人。這個人據說比我們早兩天來的,個子很高,也很胖,他手裏除了行禮之外最惹眼的便是肩膀上掛著長長的一串紅辣椒,跟打仗時候的機關槍似得。

這個胖子姓石,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石敢當”。對這個名字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查文斌,因為石敢當是個物件名,一般是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沖處被稱為兇位的墻上,用於辟邪的石碑。

過去古人認為泰山石具有鎮邪的作用,就會在石頭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幾個大字,有的還會在石頭上加上獅虎一類瑞獸作為浮雕,用來禁壓不祥之俗。

古人雲: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傳說漢朝時漢武帝登泰山,帶回四塊泰山石,放置在未央宮的四角,以辟邪。泰山被認為有保佑天下的神山,因此泰山的石頭就被認為有保佑家庭的神靈。後來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當,又稱石將軍,後來還發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當。

所以這胖子一開口就說以後我們就管他叫石將軍,這人老家是四川的,自幼生活在成都軍區大院,聽說他的爺爺是個開國將軍,至於為什麽會來這,想必八成也是因為那次風波吧。

那倆驢車哪裏夠拉我們的,光那個石將軍一人就能把那驢給累得夠嗆,好在初次出門,大家夥兒都還留著一股子新鮮勁,所以除了讓袁小白和那些行禮跟著苗大爺坐車,我們三個男的也就光靠腳力了。

野人屯離這站可是還有不少路,苗大爺說他是昨兒個傍晚就出門的,一直到今早才到。那地方,屬於大興安嶺和俄國交接的地兒,是在一個山凹裏,以前住著得都是些伐木工,後來日本人打進東北了,逃難的人陸續都進了大山,慢慢得也就形成了一個百來戶規模的屯子。

一路上苗大爺跟我們說那地方有野人出沒,所以得名叫做野人屯,他倒不是屯子裏的人,最早的時候是張作霖手下的兵,後來東北淪陷,他不願意走,又參加了當地的抗日救國武裝力量,和日本人真刀真槍的幹過。有一次受了傷,隊伍也給打散了,稀裏糊塗的順著山崗跑,昏倒在林子裏被個姑娘救了。

雖然兩人年紀相差有些大,但那姑娘喜歡有血性的漢子,照顧好他的傷後,兩人約定趕跑了日本人便成家。解放後,苗大爺復員回了野人屯,再之後就娶了那姑娘,結婚頭幾年兩人一直沒動靜,以為這輩子不會有孩子了。又過了十來年,他媳婦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倆人高興都來不及,可偏偏命運弄人,苗夫人死於難產,給他留下個女兒便撒手人寰了。

去野人屯的路遠比想象的難走,北方的山路和南方的完全不同,看似平坦卻怎麽都走不到頭,那頭驢子半餉過去都開始發了脾氣。也難怪,它從昨兒到現在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了,此刻累的只在原地踏步,不肯再往前。

出來的時候,苗大爺讓女兒烙了些大餅,這會兒剛好拿出來分給這幾個孩子吃,看著遠方還有幾座大山,苗大爺估摸著今晚是趕不回去了,這牲畜太累了,便說道:“我們歇一會兒,前面那座山頭上有個廟,今晚就在那過夜,明天一早再接著趕路。”

這初來乍到的,人生地不熟,我們幾個沒有意見,全憑苗大爺一人安排。歇了半個多時辰,太陽已經開始往西邊要落了,連袁小白都下了車只為給那驢子減負,有的行禮能拿的也都被各自拿著了。

我們都是山裏孩子,那個石敢當更是軍區大院長大的,體能好的很,我們倒是小看了那個袁小白,她一個女孩子家家,又是城裏人,本以為嬌慣的很,沒想到和我們這些男孩子比起來也不落下風,最終按照預定的時間,我們來到了那座所謂的“廟”。

從外觀看,這裏實在是破敗的要緊,位於山路邊的斜坡上,稀稀疏疏的有一大排屋子,想必原來的規模還不小。只是那些屋子裏已經完全被茂密的森林覆蓋,有些粗大的樹幹直接頂破了房頂,雜草都有一人多高。

這地方要是沒有人帶估計很少有人能找到,苗大爺說這地方以前他打遊擊的時候來過,住過一個晚上,當時被敵人追得緊,只記得這裏頭有座大殿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