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余大病人(第2/2頁)

但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於余向前的父母雙親來說,最勞心的就是余向前的婚事,年近三十的他遲遲未能成家。

當時的余向前已經是余家鎮新一任的宗族族長,其治族安民之能比他的父親還要勝出一籌,可以說當時的余向前,各方面都是極為出眾的。

但正像老話說的那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世間哪來的完美之說,余向前走馬觀花一般的相親,就一直為人所詬病!

當然,這倒不是因為余向前的眼光多高。也不是因為余家鎮沒有適齡的女兒家,而是因為余向前早年得一老道點化過,深信早些年奉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包大攬的婚事早已過時,一定要尋找與自己情投意合的有緣之人。

雙親見余向前如此固執冥頑,不得不派出族中的青壯年,四處尋找存在的村落宗族,所為的就是給他謀求一門中意的親事。

然而,其他村落的女兒見得不少,但沒有一位能入得余向前的眼,讓老兩口無奈的同時,也是悲呼家門不幸,怎麽就除了余向前這麽個不爭氣的東西。

見得人不少,卻無一中意的,久而久之臨近村落一說余家人來提親。都紛紛的閉門謝客,有甚者更是在門口貼出了一副對聯。

上聯是:不孝子眼比天高,年年月月日日四處提親無一能成。

下聯是:窮家女命比紙薄,日日月月年年五去余家會二婆公。

橫批:余向前有病。

大山裏物質匱乏,精神層次的東西更是少的可憐。所以咬根嚼舌也就不再是老娘們兒的專利,一群漢子也圍在一起的時候,也是滿嘴放炮跑火車。

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余向前,在某一段時間,曾一度取代“你吃飯了麽”成為山裏人打招呼的問候語。

“老根兒,余家人去你家提親了嗎?”

“沒啊老李,你家呢?”

“我家也沒啊,要不咱問問老張家去?”

“那就別愣著了,走著吧。看看誰家的姑娘能得道升天成了大夫,照顧那余大病人!”

這種話,余向前雙親聽得太多了,剛開始還辯駁幾句,可日子一長也就懶得回應了,加上這麽些年心力交瘁,索性撒手不管了。

家裏人急的火燒腚溝子的,但余向前卻每天自在逍遙的,除了每天抱著老道士留下的殘本研道修法之外,就是每天去村口跟木頭樁子一樣的站著。

每每有人問起的時候。余向前都一臉的神秘,壓著音兒告訴人家說:“噓,小點兒聲,我媳婦膽子小,別給嚇著了!”

余向前的媳婦是誰沒人知道。會不會被嚇著更沒人知道,但聽過他這番話的人,卻都是被嚇到了。

余大少爺哪兒是病的不輕,這他媽根本就是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