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向風中逃亡(上)(第5/6頁)

17號農場存放的木柴,總是無緣無故地減少。我們夜裏前去捉賊,打開地窩子的門,發現是只大狐狸在偷木柴,三個人稍稍一怔,隨即醒悟了過來,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兒,咱還得先往前說。

大概在一個多月以前,秋天的北大荒,是色彩最豐富、風景最美麗的時候,廣袤的原野上黃的黃、綠的綠,遠處與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交界的地方層林盡染,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之下比油畫還要迷人。當時有幾個從牧區來的女知青,到17號農場看望同學,按說兵團上有規定,不屬於兵團的人不準接近邊境,但是我們這個17號農場太荒涼了,山高皇帝遠,一年到頭也沒幾個人來,所以排長對此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幾個女知青一看這地方的景色太美了,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如畫的風景之中,在荒原上走出很遠。

17號農場的位置十分特殊,正好位於北大荒地圖上突出的位置,西北是漫長的邊境線,東面與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接壤,西側同大漠草原臨近,往南全是無邊無際的沼澤濕地。當時的中蘇關系極為緊張,戰爭一觸即發,不過這一帶全是沼澤濕地,人都走不過去,蘇軍坦克更是無法行動,所以17號農場沒有後撤,留下的人僅有十幾個。牧區來的幾個女知青不知道危險,在荒原上越走越遠,都快走到原始森林了。她們也是命大,沒有遇到狼,反而在草叢深處發現了兩只剛出生的小狗。小狗睜著兩對黑溜溜的大眼睛,見了陌生人顯得非常驚慌。女知青愛心泛濫,抱起來就舍不得撒手了,索性抱回地窩子,還準備帶往牧區,沒想到捅了一個大婁子!

整個17號農場的人數只有一個班,編制卻按一個排,排長是頭一批來北大荒屯墾戍邊的軍人,他對荒原和森林中的事情很熟悉,聽到這個消息,立時嚇了一跳,以為女知青們撿回來的小狗是狼崽兒,急沖沖跑過來看了一眼。原來不是狼崽子,當然也不是什麽小狗,而是兩只小狐狸,看樣子生下來還沒有多久。排長的心裏“咯噔”了一下,命令女知青們趕緊把兩只小狐狸放回去,從哪兒撿回來的放回哪兒去!幾個女知青軟磨硬泡苦苦央求排長,表示一定好好喂養小狐狸,等長大了再放歸森林。排長不通情面,麻虎臉往下一沉,將她們幾個人帶到外面,說明了這件事情的利害關系。狐狸不是狗,養不起來,再說小狐狸丟了,大狐狸肯定要找,找不到就會報復。狐狸不僅報復心強也極其狡猾,千萬不要自找麻煩。排長還嚇唬幾個女知青說,如果不把小狐狸送回去,他就要報告上級。女知青們委屈地掉下眼淚,只得準備把小狐狸送回去,怎知一進地窩子,才看見這兩只小狐狸已經死了,可能是受到了驚嚇,也可能是不適應環境。排長見狀也覺無奈,野生的狐狸關進地窩子不死才怪。事到如今無法可想,只好讓人把小狐狸遠遠地埋了。

幾個女知青惹完禍捅完婁子就走了,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大狐狸要報仇盯上了17號農場,它通過氣味認定,殺死兩只小狐狸的兇手,就是住在地窩子裏的那些人!

5

打這兒起,大狐狸經常圍著地窩子打轉,三天兩頭搗亂,把農場裏幾只下蛋的雞全咬死了。排長也急了,知道這仇疙瘩解不開了,只要大狐狸不死,就會不斷展開報復。17號農場雖然荒涼,卻並非完全沒有人跡,偶爾會有蒙古族牧民,以及在原始森林中出沒的鄂倫春獵人經過。而無論是草原上的牧民還是森林中的獵人,都對狐狸十分敬畏,愚夫愚婦見到狐狸,往往會對之膜拜。在排長看來這都屬於迷信,不過兵團有紀律要尊重當地風俗,所以他從來不打狐狸。如今被逼無奈,他向大興安嶺的鄂倫春獵人借來兩條獵犬,帶上步槍騎馬追擊這只狐狸。一連追了三天三夜,步槍和獵犬讓狐狸疲於奔命,最後也不知是死是活,反正消失在了荒原深處,再也沒在17號農場附近出現。

大夥兒都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誰承想狐狸趁17號農場人員減少防備松懈的機會偷偷溜了回來!它似乎知道半自動步槍的厲害,不敢正面出現,暗中把人們儲備過冬的木柴一根一根叼走,倘若我們再晚發現幾天,大風大雪一來,就得眼睜睜地等死了。都說狐狸狡詐陰險,沒想到會狡猾精明到這種程度,真不知道狐狸是怎麽想出來的,它居然明白地窩子裏的人依靠木柴活命,沒了木柴全得凍死!

這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剛這麽一打愣,老狐狸如同背上插翅一般,“嗖”地一下,從我們三個人的頭頂上躥了過去。它體型雖大,卻輕捷靈動。等我們三個人回過神兒來,狐狸已經悄無聲息地落在了我們身後數丈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