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月溝(第4/4頁)

胖子湊到跟前看了兩眼,對我說:“老胡,我說怎麽野人溝裏見不到野人呢,原來都已經老死了。”

我點頭說道:“奇怪的是這些野人的工具很先進,你看他們還穿著衣服,哪有穿衣服的野人呢?我怎麽覺得這衣服這麽眼熟呢?”

死屍身上都穿著呢子大衣,穿的年頭多了,估計得有幾十年之久,都已破爛肮臟得不成樣子,但是從款式上看,總讓人覺得好像在哪見過。

我發現最裏邊的那具屍體衣服領子上似乎有一個金屬的東西,我把它摘了下來,抹去上面的汙漬,像是個軍服上的領花,但是絕不是中國軍隊的。

這時胖子也找到一樣東西,從角落裏摸到一把戰刀,他使了好大力氣,最後“噌”的一聲把刀抽了出來,這刀的鋼口極好,隔了這麽多年,仍然光可鑒人,看來主人生前對這把刀非常愛惜,肯定時不時地擦拭。

我一看這刀就明白了,他娘的原來傳說中的野人就是這幾個日本鬼子啊。

胖子卻想不通,日本戰敗投降之後不是都回國了嗎?這些小鬼子怎麽沒走?

我說這也不奇怪,你對歷史上的事知道得太少,暴露了你不學無術的本質。胖子說你別廢話,趕緊說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以我的推測,當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夕,蘇聯的機械化大軍南下進攻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把號稱日軍最精銳的百萬關東軍打得土崩瓦解,有些鬼子被打散了,流落到森林深處,不敢出去,又與外界失去了聯絡,不知道日本已經戰敗投降的事情,所以就一直躲藏在森林裏,直到老死在了這裏。有人在這見到了幾個疑神疑鬼躲躲藏藏的日本鬼子,他們的衣服早就臟得不成樣子,在森林裏住著也不刮胡子,那不就把他們當成野人了嗎?

其實我也是憑空推斷,真正的原因怎麽回事,除非這幾個鬼子活過來自己交代,否則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真相了。經過我這麽一說,胖子英子倆人就能理解了。

英子說:“小日本鬼子指定是迷路了,別看這是森林邊緣,但是往北全是大草原,還有大泥淖子(一種全是泥的沼澤),北邊根本走不出去;往南就是原始森林,沒有狗帶著,最有經驗的老獵人都別想走出去,真是活該。”

我翻了翻這些死屍的物品,想看看有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東西,翻到半截突然想到,四十年代末來這盜墓的那些人會不會是碰上日本鬼子,被殺害了?

正想著,忽然從一個軍用隨行包裏發現了一個筆記本,寫的都是日文,紙張發黃,上面的字跡尚可辨認,不過三個人中沒人懂日語,好在裏面有不少漢字,不過日文漢字和中文意思相去甚遠,有些意思甚至相反(舉個例子,比如日文漢字中“留守”這個詞,和漢字字面的意思就背道而馳,是“外出”的意思),即使是這樣,把這些詞連起來,還是差不多能看明白一半,再加上一些我們主觀的推測,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說:

東寧的關東軍主力被蘇軍部隊擊潰,並木少佐帶剩余的一個小隊的士兵(關東軍甲種師團中,一個小隊的編制規模為120-200名士兵),逃往黑風口的一座秘密地下要塞,準備和要塞中的其余關東軍匯合,同蘇聯人進行最後的決戰,以玉碎報效天皇。結果快抵達的時候踩破了大煙泡,唯一一個知道要塞位置的士兵和帶路的向導掉進去淹死了,剩下的人始終沒找到秘密要塞的入口,想往回走又迷了路,也沒有通訊器材,只好在深山裏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三十幾年,一個一個地相繼死去……後邊就沒了,估計寫字的人寫到這裏的時候就死了。

我把筆記本扔在一邊,現在沒空看這些破爛了,山谷裏的墓墻已經腐蝕得差不多了,趕緊回去,拿東西走人,不要再管這些日本鬼子了,反正都已經快腐爛沒了。胖子說這刀可歸我了,當年我家裏有好幾把佐官刀,文革時都給抄走了,我還想收藏一把呢。我勸他說這是管制刀具,你帶不上火車,等回了北京去舊物市場看看有沒有,給你買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