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盜洞(第2/4頁)

咱們眼前這個盜洞,角度稍微傾斜向下,恐怕就是個切洞,只要看好了直線距離,就算盜洞打了一半,打進了溶洞之中,也可以按照預先計算好的方向,穿過溶洞,繼續奔著地宮挖掘,不至於被陷到龍嶺迷窟中迷了方向。

我對挖這個盜洞的高手十分欽佩,這個洞應該就是附近通到古墓地宮中最佳的黃金路線,可惜沒趕在同一年代裏,不能和那位前輩交流交流心得經驗。

我對胖子和大金牙說:“盜洞很有可能穿過龍嶺周邊的溶洞,溶洞四通八達,裏面還會有水,那樣的話咱們就不用擔心呼吸的問題了,如果是個實洞,那咱們進去之後每呼吸一次,就會增加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濃度……”

大金牙說:“這確實十分危險,沒有足夠的防止呼吸中毒措施,咱們不可貿然進去。既然已經找到了盜洞,不如先封起來,等準備萬全,再來動手,這古墓又不會自己長腿跑了。”

我說:“這倒不必擔心,我在前邊開路,戴上簡易防毒口罩,走一段就在洞中插根蠟燭,蠟燭一滅,就說明不支持燃燒的有害氣體過多,那時馬上退回來就是;另外還可以先用繩子拴住兩只大鵝,趕著它們走在前邊,若見這兩只大鵝打蔫,也立刻退回來便是;再說我這幾副簡易防毒口罩雖然比不上專業的防毒面具,也能應付一陣了。”

大金牙見我說得如此穩妥,便也心動起來,非要跟我們一起進地宮看看。幹這行的就是有這毛病,你要不讓他知道地宮在哪,也就罷了;一旦知道了,而且又在左近,若不進去看看如何肯善罷甘休。

別說大金牙這等俗人,想那些大學者也曾和一些考古學者多次聯名上書總理,要求打開李治的乾陵。說是擔心乾陵剛好建在地震帶上,一旦地震裏面的文物便都毀了,其實是這幫學者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地宮裏的東西,都幹了一輩子這工作了,做得年頭越多,好奇心就越強,一想到陪葬品中的王曦之真跡,便心急火燎再也按捺不住,最後總理給他們批復的是:十年之內不動。他們這才死心。

所以我很理解大金牙的心情,做古玩行的要是能進大墓的地宮中看一看,那回去之後便有談資了,身份都能提升一兩個档次。

我又勸了他幾句,見他執意要去,便給了他一副防毒口罩,然後由胖子當前開路,牽著兩只大鵝爬進盜洞。

我緊隨在後,手中擎了一支點燃的蠟燭,大金牙跟在最後,三人緩慢地向前爬行。盜洞裏面每隔一段就有木架固定,雖然不用擔心坍塌,但是其中陰暗壓抑,往前爬了一段,覺得眼睛被辣了一下,我急忙點了支蠟燭,沒有熄滅,這說明空氣質量還容許繼續前進。

越向前爬越是覺得壓抑。我正爬著,大金牙在後邊拍了拍我的腳,我回頭看他,見大金牙滿臉是汗,喘著粗氣,我知道他是累了,便招呼前邊的胖子停下,順手把蠟燭插在地上,剛要問大金牙情況如何,還能不能堅持繼續往前爬,卻見插在地上的蠟燭忽然滅了。

又趕上一回鬼吹燈?沒這麽邪門吧。再說我們現在還在漫長的盜洞中爬行,距離古墓的地宮尚遠,我摸了摸嘴上的簡易防毒口罩,應該不會是我的呼吸和動作使蠟燭熄滅的。

會不會是盜洞中有氣流通過,我摘下手套,在四周試了試,也沒覺出有什麽強烈的氣流,且不管他,再點上試試。

我劃了根火柴,想再點蠟燭,卻發現面前的地上空空如也,原本插在地上的蠟燭不知去向了。這時候我頭皮整個都炸了起來,本以為按以前的盜洞進地宮,易如探囊取物,這回可真活見鬼了,面前的蠟燭就在我一分神思索的瞬間,憑空消失了。

我伸手摸了摸原來插蠟燭的地方,觸手堅硬,卻是塊平整的石板,這石板是從哪出來的?

我顧不上許多,扯下防毒口罩,拍了拍胖子的腿對他說:“快往回爬,這個盜洞不對勁。”

大金牙正趴在後邊呼哧呼哧地喘氣,聽到我的話,急忙蜷起身體,掉頭往回爬。這回卻苦了胖子,他在盜洞中轉不開身,只得倒拖著拴兩只大鵝的繩子,用兩只胳膊肘撐地,往後面倒著爬行。

我們掉轉方向往回爬了沒五米,前邊的大金牙突然停了下來,我在後邊問道:“怎麽了金爺,咬咬牙堅持住,爬出去再休息,現在不是歇氣的時候。”

大金牙回過頭來對我說:“胡爺……前邊有道石門,把路都封死了,出不去啊。”他臉上已嚇得毫無血色,能把話說出來就算不易。

我用狼眼隔著大金牙照了照前邊的去路,果然是有一塊平整的大石頭。我經過的時候每前進一步,都仔細觀察,並沒有發現過什麽石槽之類的機關,洞壁都是平整的泥土,也不知這厚重的大石板是從哪冒出來的,齊刷刷擋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