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2/2頁)

陳瞎子等人趕過來,急忙把身受重傷的紅姑娘和苗子擡去救治,鷓鴣哨見陳瞎子這夥人大多滿身是血,似是經過了一場血戰,忙問究竟。

雙方各自說起情由。原來陳瞎子本想收攏殘兵敗將,穩定住局面之後就來接應鷓鴣哨,但那山崩之後,山陰裏的大隊人馬非死即傷,軍心大亂,那些軍閥的倒鬥部隊,本就多是煙客、賭棍和一些老兵油子,僥幸沒死的,見了眼前這局面,都以為是山神爺爺發怒了。

有些老兵就說,這是天公之怒,連羅帥都給砸成肉餅了,我等還能有何作為。頓時做了鳥獸之散,臨逃跑前還把從丹宮裏帶出的珍寶哄搶了一空,督戰隊雖然心黑手狠,可兵敗如山倒,槍斃了幾十個,看看實在禁止不住這些逃兵,最後也都跟著一發逃了個精光。

剩下的就是陳瞎子率領的卸嶺群盜,約有兩百多人。陳瞎子先命幾名心腹,星夜趕回湘陰老巢進行部署,然後便開始帶著這些手下收拾殘局,把那些折胳膊斷腿的兄弟從死人堆裏擡出來,有懂針石醫理的盜夥負責救治,死了的都收殮屍首。正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那裂開的山隙間,突然躥出一條黑蟒。

黑蟒甕口粗細,全身鱗甲森然,見首不見尾,它本是盤在一個隱秘的山洞之中,瓶山山崩時將它驚了出來,一張口就吞了兩名盜夥。

群盜見了立刻大呼小叫地舉火驅趕,把這怪莽又趕回了山縫深處。陳瞎子何等眼力,看到怪蟒藏身的山隙裏黑雲猶如寶氣蝕天,斷定那山洞裏還有奇珍。丹宮裏的寶貨被亂兵哄搶得所剩無幾了,陳瞎子正愁瓶山盜墓一無所獲,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竟然撞見黑蟒巢穴裏似有所藏,立刻動心要奪。但洞中蜿蜒曲折,裏面黑風陣陣,腥不可聞,群盜雖有快槍,但貿然進去獵蟒尋寶,必遭吞噬,用炸藥又唯恐再次引發山崩。

好在這夥卸嶺群盜最擅器械,其中不乏捕蛇捕蟒的好手,盜魁當即傳下號令,派出二十個精壯漢子,把蜈蚣掛山梯拆散了,用利刃削成大小不等的竹簽,布成一座“剝龍陣”。

一直忙活到月上中天,才把上千枚銳利的竹簽準備妥當,從洞口開始埋設,四處都是極細小的簽子,細如鋼針,插在土中,僅僅露出一毫,每隔一步再設一枚,順著蟒路一直鋪下去,簽刃逐漸加長加闊,到最後的竹簽都如竹刀一般,上面塗滿了麻藥。

熟知蟒性的人都知道,大蟒穿山過嶺,來去無礙,怪軀所到之處,連百年老樹都能絞而斷之連根拔起,普通槍炮也不能瞬間將其擊殺,一得空隙,臨死前必會暴起傷人,當其鋒芒者立斃,但其弱點是貪戀巢穴,出入只走一條路徑,是其習性使然。

卸嶺群盜布妥了竹刀剝龍陣,當下點燃了成捆的巴茅花,一團團冒著濃煙拋人蟒洞。那怪蟒體形太大,吃不得煙熏火嗆,煙火一起,洞中黑氣立滅,不到一盞茶的工夫,黑蟒便從洞穴裏被逼了出來。只見蟒頭大如水桶,五色斑然,視之真乃罕見異常的蟒中巨擎,群盜發一聲喊,立即遠遠散開。

那黑蟒剛出洞口,腹下便已被埋設極短的竹簽劃開,可它皮糙肉厚,渾然不覺,繼續蜿蜒遊出。體下所中竹簽越來越尖銳長闊,但此時竹簽上塗抹的麻藥已經發作,仍然是感覺不出有異。

群盜在遠處看得真切,那黑蟒越是前行,蟒軀越是沉重緩慢,身下拖著長長的一條血跡。而且蟒蛇之行有進無退,它明白過來早就晚了,只能向前邊更長更鋒利的竹刀叢裏蠕動,不出三五百步,就被徹底開膛破肚了,鱗肉破碎,鮮血噴湧如泉,當場伏地而亡。

卸嶺群盜齊聲呐喊,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亂刃相加,剝皮扒鱗,剖腦去角,又掏了蟒眼和腦髓,這些都是很值錢的藥物。陳瞎子陰沉的臉色至此才緩和了一些,不費一槍一彈就結果了黑龍似的一條巨蟒,總算是找回了幾分顏面。

隨後陳瞎子又帶著數十名盜眾,籠燭鉆入蟒洞,眼中所見,遍地都是人獸骨骸,仔細辨認,原來那些人骨多是山中大小猴子的,殘骨上蓋著厚厚的一層蟒蛇分泌物,腥穢觸腦。底層多是整箱的道藏典籍,原來是處藏經洞,並無太多金玉珠寶。

陳瞎子見率眾忙活了半夜,只是掏了個藏經洞,不免失望已極。有名卸嶺頭目撬開一口箱子,箱中盡是小巧的青銅器物,另有一檀木小匣,匣上金線攢著一條張牙舞爪的四腳兩頭蛇,揭開一看,就中擺著一枚小小的銅人。那銅人徹骨般瑩綠,面目體形渾然凝重,而且雙眼不知去向,只剩空空如也的眼眶,不似近代之物。

如此秘藏,當是非同小可的古物,那頭目不敢怠慢,呈至盜魁面前。群盜圍上來觀看,盡皆稱奇,以前從未得見,連卸嶺盜魁陳瞎子也辨別不出它的年代來歷,腦中一片茫然,這銅人似符似飾,好生古怪,其中必有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