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嚇魂橋(第2/3頁)

由於山澗兩側距離極近,巖石翻翻滾滾地往下墜落,在峭壁間來回碰撞,發出轟隆隆的沉悶回響,我們在隧道洞口裏聽起來,只覺峽谷深不可測,好半天也沒聽見巨石落地之聲。

眾人見胖子推落了山巖,可“嚇魂台”前並無隱形橋梁,也沒任何異常跡象出現,不禁有些沮喪,正要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卻忽然在耳底感覺到一陣陣嘈雜的動靜。

此時山巖仍未落地,山壁上除了轟然不絕的回響之外,仿佛還有千百鍋熱水同時沸騰起來,隨即沸水之聲又轉為爆炒鹽豆似的噪動,密密麻麻攪得人耳骨隱隱生疼,我心道不好:“落巖落出麻煩了,如何是好?”

孫教授和幺妹兒,也都被那嘈雜密集的紛亂響動驚得惶恐不安,忍不住向後退了兩步。Shirley 楊把金剛傘擋在他們面前道:“別慌,恐怕是無影仙橋出來了。”

耳中繁雜密集的聲音驟然而緊,這感覺就好象是站在鬼門關前,面對無數從冥府中掙逃出來的惡鬼一般,驚得人心旌神搖,手足無措。我收回“飛虎爪”,交還在Shirley 楊手中,隨後暗地裏握緊了工兵鏟,心中極是不安:“難不成嚇魂台前的仙橋是陰兵搭建?地仙村古墓的布置,果然是神仙也猜它不到……”

胖子也是臉上變色,拉開架式,舉著連珠快弩對準半空,管它是什麽上來,先射它幾十枚透甲錐再說。

正當眾人惶惑畏懼之際,驀地裏一股黑煙自谷底沖在當空,我大吃一驚之余更是出乎意料,叫道:“這是什麽?”仔細一看,覺得連眼都快看花了,竟然是無數巴掌大小的金絲雨燕,受驚後從山崖底下飛出,當即就被峽谷間的亂流裹住,成群成群的混雜做一團,數量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怕是不下十萬之眾。

金絲雨燕善於在絕壁危崖之間營巢,而且它們屬於集群生物,多的時候一個金絲燕子洞內,可以有數十萬只金絲雨燕。其輩用唾液凝結成的金絲燕窩極為珍貴,由於金絲燕子洞大多位於地形絕險之處,所以采金絲燕窩的人都要會攀巖登高,付出的風險和回報收益都很大。

原來在“嚇魂台”底部的峭壁上,藏有許多金絲雨燕築巢的洞窟,胖子推下去的巖石驚得大群金絲雨燕傾巢而出,雨燕在民間有個俗稱,喚作“風裏鉆”,最是善於隨風飛舞,甚至有傳說說它們能夠在風中睡覺,而且速度驚人,飛掠之際快似閃電,此刻,烏泱泱的數萬只飛燕沖天而起,到得峽口,頓時都被“陰河”的無形氣流卷住。

金絲雨燕性喜集群,被渦流卷得紮作了一團,一時吸在風眼裏掙脫不得,燕子群中密集得幾乎連間隙都沒有了,峽底飛上來的更多雨燕群,還再源源不斷加入燕陣。

原本從三面深峽高空匯聚過的氣流,當即都被大群金絲雨燕阻塞,無形的橫空“陰河”被頃刻間就被填滿了,而數萬只燕子也讓從幾個方向湧來的亂流所擋,將“T”字型,形成了一條匪夷所思的“燕子橋”。

我倒吸了一口冷氣:“原來無影仙橋……是由大群金絲雨燕搭成的!”眼見面前那翻飛糾纏數萬只金絲燕子,仿佛停留凝固在了風中,粹然所睹,簡直難以相信目中所見的奇景。

但我知道,這一奇景僅僅能維持短短的一瞬間,隨著峭壁洞窟中湧出的金絲雨燕越聚越多,燕子們很快就能沖破亂流,各自隨風飛散,那“無影仙橋”也就會再次變得無影無蹤。

再想等到所有的金絲雨燕回巢,能夠重新組成橋梁,其間還不知要有多少時間,要想舍身求仙,此時就要把生死拋在腦後,豁出性命踏上這座“燕子橋”,踩著飛燕直闖烏羊王古墓地宮前的“龍門”。

我不知擠成一團的金絲雨燕能否勁得住人,而且要過此橋,實如淩波飛渡,一腳踏空就會落下萬丈深淵。橋對面的龍門之內,是吉兇難料,一旦過了“神仙橋”,一時半會兒之內肯定撤不回來,地仙留下的“觀山指迷賦”究竟可信不可信?

哲學家說“性格決定命運”,因為性格左右著人生道路上的種種選擇,也可以理解成“人生就是由無數選擇組成的。”我遇事一向豁得出去,但要想讓我豁得出去,至少也得讓我覺得有三成以上的把握,而現在我連半成的信心都沒有,不是不敢過橋,而是擔心過了橋之後會不會落入陷阱。

這些念頭在腦中閃了兩閃,可眼下這情形也由不得人多想,我向身邊的眾人掃了一眼,想看看他們做何設想,是否需要不動如山,靜觀其變,哪怕等上一天半日,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去不遲。

一旁的胖子正看得肝兒顫,罵道:“好個觀山盜墓的老妖,八成跟他愛人兩地分居多年,否則怎麽會玩出這套七月初七架鵲橋的鬼把戲,這鳥兒橋哪是給人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