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龍符為證(下)(第2/3頁)

聽完了孫白鰭的這個故事,張良搖了搖頭,徐徐說道:

“故事的經過沒有錯,但是鬼神之說,太過縹緲。冥火噴湧,自古便有典籍記載,很多名山大川都有定期噴發烈火熔巖,《山海經》有載: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燃。可見這會噴火的山古已有之,就在人間,絕非什麽陰間的冥火。《山海經》中還記載了: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這個肅慎氏之國就生活在一座炎火之山上,舜帝時,肅慎朝,貢弓矢。而後,禹定九州,周邊各族各職來貢,東北夷中即有肅慎。周武王時,肅慎族入貢楛矢石砮。成康時期,肅慎依舊前來朝貢。周人在列舉其疆土四至時曾言: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見這個肅慎氏之國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個肅慎族進貢東西——楛矢石砮,並不是什麽珍珠瑪瑙,金銀寶器,而是一種奇怪的石頭,這種石頭就是炎火之上噴發火漿之後,融化了山上的巖土,冷卻後形成的一種黑色的石頭,敲碎後斷面呈貝殼斷狀口,鋒利無比。用這種石頭制成的箭簇能夠力透皮甲十五張!所以,在商周兩代,肅慎氏之國進貢的楛矢石砮一度成為了中土貴族爭相索取的寶貝!我猜想,那夜郎國的玉脈的形成和肅慎氏之國的楛矢石砮是一個原理,只不過那火漿融化的石頭不同,冷卻後形成的東西也不同。所以說,什麽鬼神所賜,純屬瞎編。我覺得,這種火漿融成的石頭,一旦達到一定量的積累,就會產生某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作用,這種作用投射到人體身上,就會發生病變!所以夜郎人才會留下小脈開、大脈走的遺訓。”

孫白鰭一臉迷茫的問道:“什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作用?”

張良思索了一陣,皺著眉頭解釋道:“《鬼谷子》中說: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韓非子》中記載: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這司南,不就是用磁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然後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因磁石的作用,杓柄永遠向南,我們看不到磁石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卻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這個杓柄,使它永遠向南。我猜,那夜郎玉脈、肅慎氏之國的楛矢石砮、以及秦軍帶來的那個神秘的龜殼都是這個意思,只不過是作用的大小不同罷了!”

歐陽恕將信將疑,此時,天邊泛起了微光,一輪紅日從海面上跳了出來,城墻上的士兵大聲歡呼,仿佛獲得了新生一般,城門外,許多關在籠子裏的甌越族人被陽光一照,身上頓時一片鮮紅,裸露在外的皮膚開始迅速潰爛,他們瘋狂的撕咬著身前的籠子,喉嚨裏發出了野獸一般的尖叫。

歐陽恕扭過頭去,捂住耳朵,不敢去聽,城頭上的軍士非常有秩序的按照批次退下了城頭,向著岸邊的一艘大船走去。

“我們的船,還有空余的位置,咱們一起吧……”張良拍了拍歐陽恕,為他鼓勁兒。

歐陽恕抿了抿嘴,漏出了一個哀傷的笑容。

第三天,碧波大海之上,紅日高懸,船艙門口,歐陽恕站在艙內的陰影之中,看著走過來的張良拱手一笑,悠悠說道:

“子房兄,你來的好快!”

張良一拱手,笑著說道:“歐陽族長遣人來請,張良怎敢不快些趕來?”

歐陽恕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此次請子房兄來,乃是向先生問策?”

“何策?”張良神情一肅。

“甌越族求存之策!”歐陽恕一揖到地。

張良沉思了一陣,徐徐說道:

“秦王暴政,國運必難持久,天下豪傑並起,秦亡後,必有大亂,甌越一族人丁單薄,不宜裹入亂戰之中,可先於東南海境內落腳,靜觀變化。據我謀算,不出二十年,天下必然終止混亂,南北大定,此次回中原,我欲擇一明主輔之,為他運籌帷幄,平定亂世,以我之功,封侯拜相,必然不再話下,屆時君可遣一信使,前來尋我,我願為甌越一族在東南之地劃分一片故土,讓甌越族人休養生息!”

歐陽恕一揖到地,沉聲說道:

“這二十年裏,若我身亡,或是子房有什麽不測,又當如何?”

張良一臉堅定的答道:

“此約一成,天地可鑒,凡我白猿張家子孫,皆需履行承諾!”

歐陽恕眼眶通紅,俯身拜道:

“願與先生鑄一信物為憑!”

張良思索了一會兒,張口說道:“既然如此,你就幫我鑄造一枚龍符吧,我待會兒會畫出圖樣,交於你族中的匠師,即日起,這龍符便是我白猿客棧歷代掌燈的不二信物,日後,你持龍符來中原,無論我是生是死,只要白猿張家收回了龍符,便一定會為你的族人求得一片休養生息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