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風雪一夜滿關山

唐朝,武德九年,東突厥頡利可汗命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騎兵圍攻烏城,牽制住程知節、徐世勣、柴紹和屈突通的唐軍主力,他自己則協同其弟突利可汗以及鐵勒首領契苾何力率20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長安城,占領了離長安不遠的武功城,唐王朝和東突厥正式結仇。

貞觀二年,兩騎快馬出現在了絲綢之路上,他們扮作客商,一路向西,過敦煌城,出玉門關,直直的紮進了大漠深處。

帶隊的人,是衛尉寺丞王神策,在他的懷裏揣著唐太宗李世民的國書,他帶著一個光榮和艱巨的使命——為唐軍買馬!他們這次深入沙漠,是為了尋找一個神秘的國度——佛國。而這座佛國的秘辛,則要從漢朝時說起。

漢武帝建元年,漢王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任使者出使西域,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逃脫後,張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而後歷經波折,終於返回漢朝,張騫面見漢武帝,在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諸國的情況後,還向漢武帝報告了一件奇事——在西域有一個大宛國,大宛國盛產產良馬,其馬高大神俊,善負重,能疾行,馬蹄堅硬,爆發力強,能日行千裏有余,流出來的汗像血一樣,故名:汗血馬,這些汗血馬就安置在大宛的貳師城中。彼時,漢朝正和匈奴作戰,受馬匹的限制,屢屢陷入劣勢,漢武帝聞聽這一喜訊,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亢奮的好幾天都沒睡好覺,搬空了國庫,湊了一堆金子,鑄成了一匹和真馬一樣大小的金馬,連同黃金二十萬兩,派遣使者帶著這些禮物去大宛買馬,卻不料,大宛國王毋寡以汗血馬為大宛國寶而拒絕,漢朝人萬萬沒有想到,像大宛國這種撮爾小邦,竟然敢藐視大漢,頓時氣的暴跳如雷,在毋寡面前,破口大罵,一怒之下把金馬擊碎,掉頭而去。

可是,人家大宛國雖然國小,但也是要面子的,大宛國國王毋寡感到了自己被羞辱,因而大怒,直接來了一招黑吃黑,砍了使團所有人的腦袋,還奪走了所有的金銀財寶。

消息傳到長安城,漢武帝氣得血壓瞬間飆了上來,大叫:“此仇不報非天子!”漢武帝盛怒之下,派遣大將李廣利遠征大宛,並對李廣利的遠征軍進行大規模增援,直接圍攻大宛貴山城四十余日,並殺死大宛兵將無數,切斷大宛水源,將大宛國困成一座孤城,百姓饑渴哀嚎,只得飲血求生。大宛國無奈,被迫殺死國王毋寡求和,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三千匹回國。漢武帝得了汗血馬,與中原馬匹雜交改良,強大騎兵,攻克匈奴,此為題外話,暫且不表,單說那大宛國,被漢軍屠城戮民,元氣大傷,在往日故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得合族遷徙,沿著古孔雀河向西北方遊牧,在玉門關外找到了一片新的地盤,鑄城繁衍,休養生息,彼時,正值絲綢之路繁榮昌盛,有道是:“絲綢西去,佛法東來”,作為絲綢之路邊上的新城,大宛國遺民近水樓台先得月,最早的的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熏陶,一來是因為合城的的貴族百姓悉數信奉佛法,二來是被漢武帝打怕了,怕漢軍再度找上門來打擊報復,這“大宛”二字,是斷斷不敢再用了,索性直接給自己改了名字,叫做“佛國”。

然而,有句古話說的很對,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佛國人遠離中原,孤懸於玉門關外,從漢代到隋唐,一直過著安定祥和的日子,直到唐朝建立,結束了十幾年的天下混戰,群雄割據,這十幾年仗打的那叫一個慘,貞觀初年,唐朝剛剛開國不久,十室九空,百廢待興。偏偏這個時候,突厥人看準了機會,時不時的就來撈一把,專門燒殺搶掠。

突厥是騎兵,搶完就走,唐朝多步兵,一是追不上,二是追上了也打不過,為了徹底消滅突厥,必須得壯大騎兵,要壯大騎兵,你就得先有馬。然而,那個時候,很多朝廷的官員都窮到脫了朝服連條換洗的褲子都沒有,開國之前,十幾年的硬仗打下來,連人帶馬都空虛的不像個樣子。

好在李世民手底下讀書人多,這長孫無忌一通翻書,捧著地圖,指著西北方向一個小黑點,對李世民說道:“皇上!這個地方有個小國,叫佛國,佛國的祖先是大宛,世代以牧馬立國,他們這兒多的是好馬!咱們可以去買!”

就這樣,唐太宗一拍大腿,招來了王神策,給他寫了個禮貌性的國書,讓他去佛國買馬!

就這樣,王神策這個來自江南的文弱書生,在吃了一肚子草皮砂礫之之後,成功的穿越了黑沙漠,沿著孔雀河,走到了佛國的城門下,望著河邊水草灘上那成片成片,一望無際的馬群,王神策跪在地上,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王神策又走了半天,終於來到了佛國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