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恰到好處,正式簽約(第2/2頁)

梁坤的合同包括了劇本、男主角和導演,本片是自編自導自演。他的薪酬被湊了一個整數,總共50萬美元。

梁坤對此沒意見,他來時就考察過好萊塢是什麽行情了。斯皮堡看好他的前景,想讓他跟著自己一起混,否則還能再壓一壓薪酬。

按好萊塢的規則來說,梁坤並沒有吃虧。斯皮堡知道他不缺錢,面子是必須得給的,所以哪怕他是個菜鳥,導演片酬也給的不算低。

至於男主的片酬就是隨便意思一下,這片除了女主外,其他人都不重要,沒有多少發揮演技的空間。雖然這是部小成本電影,斯皮堡按梁坤的計劃書可投500萬美元,但大部分錢是要花在拍攝中的。

2005年的行情,新人導演執導一部電影,片酬也就2、30萬,未來沒有漲多少。西蒙·金伯格在執導處女作《X戰警:黑鳳凰》時,片酬也只有50萬美元,那可是特效大片。

新人演員的片酬就更低了。章紫怡在好萊塢混了幾年,她拍《藝妓回憶錄》據說片酬才50萬美元。

平行世界,斯嘉麗·約翰遜年少成名,還有代表作。她拍《鋼鐵俠2》飾演黑寡婦時,片酬只有40萬美元,小羅伯特唐尼第一次出演《鋼鐵俠》時也多不了多少。

“神奇女俠”已經在《別打我,我媽叫瑪莎》裏獲得認可了,主演《神奇女俠》時,蓋爾·加朵的片酬只有30萬美元。

好萊塢就這樣,價格標這裏了,愛拍不拍。你不拍有的是人搶角色。沒名氣的演員,只要看到機會,隨便給點錢就願意出演重要的角色。這樣都能爭破頭,大部分俊男靚女只能跑龍套,連台詞都沒有。

好萊塢的編劇更沒地位,只要沒有太大的蝴蝶效應,2007年就會鬧一場大罷工,持續100多天。有超過12000名編劇參加了罷工活動,保守計算,美國娛樂界至少損失5億美元。

合同裏,讓梁坤不滿意的內容當然也有。

比如演員是由夢工廠試鏡選出來,梁坤沒有推薦演員的權利。在這方面沒人信得過梁坤,斯皮堡認為必須由制片人斯圖爾特來把關。因為梁坤太年輕了,才23歲。他又是剛到美國,他認識幾個好萊塢演員?了解美國觀眾的喜好嗎?

梁坤知道很多未來會紅,現在跑著龍套、懷才不遇的演員。在好萊塢這種人太多了,如果讓他來選演員的話,能選一群全明星出來,未來會很有意思。可惜他沒有選演員的權利,這個計劃只能落空了。

他倒是能理解,換他是老板,華國內地來個年輕人做導演就已經是一部登天了。為了保證電影可以盈利,不可能給菜鳥太多權利。

同理,梁坤也沒有電影的剪輯權。他的任務是拍攝電影的素材,斯圖爾特找剪輯師來把片子剪輯成符合美國觀眾口味的樣子,把片子控制在合適的時長。

斯圖爾特的權利比梁坤大得多,他負責盯著梁坤,怕他沒經驗瞎搞。

斯皮堡考驗過梁坤,依舊覺得他太年輕,缺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梁坤可以參與剪輯,但他沒有話語權,說白了就是在一旁觀看。

斯皮堡年輕時就是公認的天才導演,他可是一步步練出來的。

1957年,他10歲時用家用8毫米攝影機拍攝了14分鐘長的電影《童子軍》。1958年,他加入童子軍,因為拍攝了名為《最後的槍戰》的9分鐘8毫秒短片而獲得嘉獎。1960年,他制作了40分鐘的二戰題材電影《無處可逃》,並在亞利桑那州電影大賽上得到了一部16毫米攝影機的獎品。

1968年,斯皮堡獲得了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的十萬美元,拍攝了35毫米格式的短片《安培林》,該片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該片引起了環球公司負責人的注意,環球公司與他簽下了一份為期7年的導演合同,22歲他正式進入了電影界。

之後他拍的是電視劇,直到1974年才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橫沖直撞大逃亡》,那時他快28歲了。

年齡是梁坤的優勢,也是劣勢。他和斯皮堡聊天後,只能同意這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