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惺惺相惜,作死經驗

這次聊天後,克裏斯托弗·諾蘭在拍戲時開始經常詢問梁坤的想法,作為重要的參考。

諾蘭發現當一段戲不確定用什麽景別拍攝好時,梁坤總能提出合理的建議,比副導演牛B多了。不是副導演沒能力,而是梁坤強的離譜。

要是梁坤不吭聲,他們得商量很久,一遍遍的嘗試多個角度拍攝。

諾蘭的反應速度沒法和梁坤這種掛B相比,差距明顯,兩個副導演深有體會。演員們不知道,因為梁坤是和諾蘭說悄悄話,不會搶他的風頭。

梁坤愛現,卻也有個限度,懂得適可而止。他大部分時間打醬油,除非諾蘭主動問他,他才說一點自己的想法。

在諾蘭的主場,哪怕他知道成片的一些畫面,也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面大大咧咧的說出來。否則他不是來學習的,成來砸場子的了。

並不是梁坤現在執導的水平強過諾蘭,而是兩人拍電影的視角不同。

諾蘭只有劇本,腦子裏不像梁坤一樣有成片做參照,得摸索著拍。梁坤不一樣,他要是建議不對,系統輔助會讓他心裏不舒服。他的心裏一舒服,片場所有人都舒服了。

正常的拍戲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世界上的好導演不多,就因為只有少數人才擁有非凡的創造力。在華國,哪怕張義謀拍片也有著明顯的弱點,他是攝影出身,拍的畫面很漂亮,但故事講的不好。

老謀子一直有這個問題,拍《紅高粱》時就是如此,拍《長城》時故事還是講不好。從故事性上來看,他甚至沒什麽進步。

《紅高粱》電影後半部分從秦川風情直接變成了抗日戰爭。故事畫風轉換之快,讓人措手不及,讓人疑惑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應該放在一部電影裏頭嗎?《長城》拍到一半他自己都快崩潰了,不知道後面劇情是啥。

《致命魔術》這部戲不好拍,諾蘭是一個典型的膠片控,而且他對IMAX攝影機也情有獨鐘,在電影場景上則喜歡實景搭建,所以能少用特效就少用。

選擇景別,演員的表演,化妝搞造型,各方面都得一遍遍的嘗試,找最佳效果。

只有斯嘉麗·約翰遜的戲份比較容易,她只要穿上性感的衣服,負責美就行了。對斯嘉麗來說,這個花瓶角色有點屈才,她太容易完成任務了。

她只有幾場戲能展現演技,比如安吉爾想讓她去博登那裏偷魔術秘訣,做臥底時的戲。她因為安吉爾的魔術成功,很開心的親吻他,聽到安吉爾的話後臉色一變,對方再想親她,她偏頭躲開了。

在和諾蘭的一次次討論中,梁坤的“影視劇執導”技能快速提升,二月末升到了C級67%。

他是真的在認為學習,為新片《密室逃生》和《消失的愛人》做準備。

他拍看過的電影,和潛意識溝通,腦子裏有一些畫面,拍起來很容易。可如果他將來拍沒有看過的電影,真正原創的電影呢?

梁坤清楚,過分依賴系統的訓練輔助,對他來說未必是好事。

將來他拍沒看過的電影,腦子裏沒畫面的時候,可能會大失水準。那時他得像諾蘭一樣摸索,養成了怕麻煩的習慣,他一激動也許會變成邁克爾貝那種片場暴君。

他有B級學霸技能和聰明的頭腦,完全可以通過學習提升實力。將來哪怕他沒有系統輔助,沒前世記憶,照樣很厲害,那才是正途。

梁坤學得會,他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時間罷了。

越是深入研究,梁坤越覺得想制作一部好電影真的很難。有劇本會拍攝還不夠,剪輯同樣是一門學問。導演拍的再好,剪輯不出一個好故事也是白搭。

對於電影,編劇是第一波創作,拍攝是第二波創作,剪輯是第三波創作,之後才是最後呈現給觀眾的成片。剪輯是電影最後的一關,對之前的編劇和拍攝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做不好會搞出令人莫名其妙的閹割版電影。

梁坤發現了諾蘭的許多優點。一是他拍電影用心,會不停的思考。二是他會為自己的電影找一個與眾不同的話題。三是進行有層次的敘述,在拍攝之前他已花了很多時間來寫故事。

有一點兩人的想法特別一致,新導演要打入電影行業,最有用的方式是找到一個劇本,把它堅持拍下來。找那個只有你可以拍,別人拍不了的東西,即使它不符合大眾的期待。

說白了就是在電影中“開腦洞”,讓你顯得很另類。諾蘭的剪輯方式與眾不同,梁坤的《忌日快樂》拍的是一個獨特的故事。

平庸的導演會選擇平鋪直敘的講一個故事,諾蘭卻用日記來推動劇情。影片大量采用了倒敘和插敘的鋪陳手法,使得觀眾需要仔細斟酌和反復觀看才能充分地了解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以及影片中的全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