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漫山樹(第3/3頁)

遲晝判斷絲毫不錯,這麽多木頭,只能燒個一兩天,直到第三天清晨,天蒙蒙亮時,城外已滿是灰燼,黑煙遍布全城,守軍不住咳嗽,被熏得雙眼流淚。

但天空中陰雲密布,正醞釀著一場暴雨,雷聲隱隱傳來。

“抽堤。”耿曙面無表情,發出了第二步命令。

哨聲響起,山腰上,近三千名士兵拖動攔住山澗堰塞湖的斷木,人工堤登時崩毀,河水呼嘯著轟然湧了出來。

遲晝正在巡城,忽聞十裏外山腰處一聲巨響,大地陣陣震動,不知發生了何事。

緊接著,數日間那積雪融化的冰水,沿著幹涸河床轟然而下,飛快卷過河道,沖向盡頭的河灣處,水量漫灌,形成唯一的一波巨浪,淹過平原,呼嘯著沖上被燒了一天兩夜、滾燙的城墻。

那水量只夠形成一波,便飛速散去,但足夠了。

白汽沖天而起,然後便是連續不斷的輕響,仿佛有什麽裂開了,被近乎燒紅的石墻驟然冷卻,猶如炮仗般此起彼伏,響成一片,那裂響越來越大,與天際的滾雷混在一起。

落雁城破城的一幕在照水之外重演,雖不及當初太子靈以足足一月時間,挖塌了十裏巨墻,但近五丈高墻碎裂,崩落的碎石亦十分壯觀。

遲晝驀然睜大雙眼,眼睜睜看著面前的城墻裂開,再盡數崩塌下去!

城外青山、河灣、平原登時一覽無余,耿曙面無表情地駐馬,看著面前碎開朝兩邊滾落的高墻,拉下頭盔,擋住了上半張臉,溫潤的嘴唇稍一動。

遲晝看不清率軍之人在做什麽,但面前的這個巨大缺口告訴他,不用再妄想抵抗了。

緊接著,王騎朝他們發動了沖鋒,奔馬穿過亂石,沖進了照水城。

“這就是……實際上的情況。”姜恒拿著耿曙的家信,向朝廷眾人從頭到尾,交代完經過。

熊耒與太子安都聽得一愣一愣,以為姜恒在編故事。

“實話說,”姜恒道,“比我想的還快,嗯,確實,確實很快,原本預計五月初一前結束,這才……一個月,現在照水是郢國的屬地了,屈分屈將軍已接管了全城。”

“哦……好的。”太子安就像做夢一般。

熊耒登時哈哈大笑,朝姜恒說:“好樣的!”

“很好,很好。”熊耒緩慢起身,嘆了口氣,仿佛又有唏噓與傷感之意,說道,“年輕人,了不得啊,王兒,你好好收拾善後罷。”

說著熊耒竟是獨自走了。

太子安過來,拉起姜恒的手,感慨道:“太不容易了,郢國十七年裏,這是一場最漂亮的勝仗。子淼殿下當真盛名無虛。”

姜恒笑道:“仰仗王威而已。”

“從今往後,兩位就是我大郢的國士!”太子安感動道,眼裏卻現出不自然與畏懼。

姜恒很清楚這一刻他在想什麽:江州如果碰上這等攻勢,要怎麽對付?!對付不了!耿曙若用一樣的計策來打江州,城墻說破就破。

“其實若事先料到,”姜恒說,“不讓他放火,自然就無計,萬一下雨呢?就算不下雨,城中拖來水車,在點火開始時,便離得遠遠的,從城內往城外拋射水流……”

“對對,”太子安定了定神,說,“也不難破,嗯。”

“應當是趙靈破落雁,啟發了他,”姜恒說,“這種計策用一次,就不能用第二次。敵人一旦有了提防,就不能說是奇謀了,雕蟲小技,不足一提。”

姜恒雖是謙虛,卻明白耿曙的計策有多厲害,誇他是軍神當真不為過,這次破照水,當真將兵法中的天時、地利發揮到了極致。看似尋常人都能想到,卻必須清楚戰場的地形、河水在何處拐彎、能有多大規模的漫灌、火焰灼燒後多久,才能破堤灌水、這麽厚的城墻,能不

能形成開裂,以及四十萬滾木夠不夠燒到那時候。

耿曙每一步都估得極準,顯然是多年來的積累,讓他做過許多功課,想到什麽計策哪怕用不上,也會先記下來。

功夫總在戰爭之外,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