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愣住

雖然是大學生電影節,但畢竟這一次是全球性並且帶有一點點全球政治色彩的比賽。

整個頒獎過程相當的隆重,甚至還有一些國際影壇上具有代表性的導演和演員頒獎與致辭。

頒獎流程還是按照常見的獎項順序進行,一開始都是一些不怎麽重要的獎項,比如說像最佳音效、最佳道具、最佳服裝等等。

這些獎項大多都被燈塔國、不落國這些老牌的發達國家獲得。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在攝影器材、特效制作方面,這些國家的確占有科技上的優勢。

最佳音效剪輯獎的獲獎者是一位來自於不落國的項目組,他們的電影是一部略帶文藝氣息的電影《與魚》,講述的是一個來自於海邊的少年孤獨捕魚的故事。

在頒獎典禮上播放了一段電影片段,海洋的聲音相當真實。白天的風平浪靜、雷雨天的喧囂狂暴、夜晚的靜謐幽暗……光是聽聲音,就把人帶到了那個有些腥鹹但是又爽朗的海邊。

秦硯心想一定要找機會把這部作品帶回去給任越看一看,激發起他的鬥志。,也許幾年之後他也能夠擁有一部獲得相關提名的作品。

如果說最佳特效、最佳攝影這些獎項和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緊密相關,最佳道具、最佳配樂、最佳服裝這些獎項依然沒有華語電影的提名就有一點讓人難過了。

這些獎項更多與文化底蘊掛鉤,而華國明明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有著輝煌燦爛的文化底蘊,卻不被國際市場所認可。

其實華國在服裝道具方面也有過巔峰,前年的《臥虎藏龍》就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提名,其中更是斬獲了“最佳藝術指導”。

這證明華文化同樣吸引人,同樣能夠跨越文化的界線。

但這只是曇花一現罷了。負責人葉錦天是一名華人,哪怕他參與了許多華國電影的工作,但也並未回國定居。

因為他說:華國並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我一個人回來也就是單打獨鬥,沒什麽意義的。

全面的職業體系、合理的酬勞分配、完整的職業教育……這些東西都是評價一個國家電影發展工業水平的標準。

在此之後,基本沒有華語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獲得道具、化妝方面的提名。

而目前國內專門從事電影服裝設計的工作者寥寥無幾。

原因無他,這些工作的收入無法保證、前途渺茫,如何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投入這些行業呢?音效、道具等等也是同理。

西方電影發展的時間足夠長,而且市場規模也龐大。很多職業比如說像道具師、音效師,他們都已經成為了一門家傳的行業。

家中的各種道具、幾十年積累的各種音效,這些都是無形的傳承與財富。

而在華語電影圈子,這些職位大多都是找一些有過電影工作經歷,但並沒有接受過真正學習的人才負責。

所以經常會有人吐槽華語影視作品的服、道、化、音有多麽的簡陋。

如果想讓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站住腳跟,絕對不是只要依靠導演、演員就能做到的。

這些看上去無關緊要的工作,實際上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而自己又能做些什麽呢?

愛之深則為之計長遠,在秦硯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今天是否要獲獎。

不過一旁的曹飛鴻和曹方,則完全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

華國三大電影學院還是有幾部作品獲得了幾個不那麽重要獎項的提名。

當每一次公布這些獎項的獲獎者並不是華語電影作品的時候,曹飛鴻和曹方父子倆內心就一陣歡騰。

因為這一次的電影節根本就不是純粹的藝術性比賽。

西方的電影巨頭們想要撬開東方的市場大門,不可能在這次小小的實驗中,直接把華國、太陽國這些亞洲國家打得找不到南北東西。

肯定會給亞洲電影留幾分薄面,甚至還讓亞洲人自我感覺良好,敢自己打開電影市場,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再加上這一次電影評審之中,的確有不少的華僑、華裔,基本上可以確定,華語電影最少會有一個獎項的入賬。

而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任何一部華語電影獲獎,那就證明了曹飛鴻作品的獲獎可能性更高。

而且曹飛鴻這一次提名的可不是無關緊要的獎項,而是“最佳劇情電影”。

這已經是以往電影節中的最高獎項,全面在衡量一部電影的藝術性。

雖然和這次大學生電影節最後的“最受歡迎電影”比起來還有所差距,但起碼也是第二重要的獎項。

一旦獲獎,曹飛鴻和曹方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

就算其他的華語電影在這次的比賽上顆粒無收,那也和他們沒有任何的關系。

陸續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的獎項一一公布,獲獎的是兩名白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