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兆第一期刊!(第4/6頁)

這和一下子讀完全本不一樣,讀全本,讀者可能並不會太在意其中讓他們失望的部分,可能這部作品大部分內容都是非常平淡的,但是到了結尾處,突然以巧妙的手法揭示出前面埋下的草蛇灰線,讓讀者恍然大悟,讀者也可以原諒前面的平淡,甚至給出這部作品非常高的評價。

但是連載作品就不一樣,期待必須是持續的,讀者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線,一位令人喜愛的絕對主人公,一場精彩不斷的冒險,一系列階梯升級的獎勵回饋,伏線可以有,但絕不是重點,因為連載具有時間性,等讀者看到伏線被揭示出來的時候,可能早就忘了前面發生了什麽。

宋淩霄這幾天都在考慮這件事,現在看來,確實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需要審核全本才能開始連載的邸報,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出版需求,他所迫切需要的,是一個內容孵化平台,一個持續連載的產品,一個可以被淩霄書坊完全把控住的刊物。

沒錯,就是期刊。

在現代社會,隨著互聯網的發達,紙質期刊已經被淘汰,信息爆炸,短視頻、短新聞這些更直接的媒介擠占了人們的業余時間,很少有人再去報刊亭購買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期刊,小說類期刊的沒落可以想見。

但是,在印刷技術剛剛走向成熟的大兆,印刷品還是勢頭正旺的新興媒介,就像21世紀的互聯網一樣,而通俗小說之所以會在大兆蓬勃發展,遠勝於前代,也是因為印刷技術的革新和普及,大篇幅的作品得以流傳推廣,長篇小說應運而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文類,一些嗅覺敏銳又有才華的文人已經開始從事此種創作,但大部分士人還沒有接受這一轉變,認為小說還是為正統所不齒的“小道”。

因此,清流書坊和淩霄書坊的沖突,其實追根究底,是保守派和革新派之間的沖突,歷史大潮已經注定了淩霄書坊的勝利。

宋淩霄從來沒有因為戰勝了清流書坊,就沾沾自喜、完全歸功於自己,他知道,清流書坊的失敗是因為它固執己見,沒有看到長篇小說興起的大勢,但是,清流書坊在自己專精的領域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對於舉業書精品化的貢獻不可磨滅。

現在,清流書坊已經被淩霄書坊甩到了身後,再沉湎於戰勝它的喜悅之中,就是毫無必要的了,宋淩霄已經開始向前看,他的下一個對手,就像梁慶在上一次選題大會上提到的那樣,是建陽書坊。

建陽書坊早早就捕捉到了長篇小說興起的大勢頭,讓它一戰成名的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並不是說這兩本書率先被建陽書坊發掘,而是建陽書坊在這兩本書已經上市流傳的情況下,快速跟進,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了各種評點本、插圖本,以量大、質優的出版風格當仁不讓地搶占了市場,使得人們反而忘記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最先是哪裏出版的。

建陽書坊,就這樣和《三國》《水滸》捆綁在了一起,人們提到這兩部巨著,總會首先想到建本,這就很厲害了,每年不知道創造了多少銷售額。

除此之外,建陽書坊還集結了很多文人,給他們創作跟風作品,市面上有一大堆《四國演義》《三國英雄傳》《水滸後傳》之類的作品,稍不留神就會買錯,那都是出自建本文人之手,良莠不齊,大部分質量很差,但是卻讓余天王賺的盆滿缽滿。

總體來說就是……現代書商玩的那些垃圾攢書套路,人家余天王早就玩濫了。

宋淩霄這幾天,除了和梁慶聊渠道,就是和飛飛燕聊建陽書坊的事兒,飛飛燕身處其中,並不覺得這些是什麽商業機密,也就一股腦都告訴了宋淩霄,看得出來,飛飛燕是很煩建陽書坊這一套純粹商業的運作手段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它在吸金方面十分有效。

聊完之後,宋淩霄心中創辦期刊的意志更加篤定。

一來,建陽書坊長於印書,整個建陽都是他們的刻坊和紙坊,在出書速度和數量上,淩霄書坊肯定是比不過建陽書坊的。但是這也反過來制約了建陽書坊的出版模式,他們擅長出書,不缺成書,為什麽還要搞連載,完全沒必要。

二來,建陽書坊不缺作者,但是他們缺原創,過於商業化,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同質化,刻意跟風、快速成書,使他們的書籍粗制濫造,多是東拼西湊,或是跟風套路之作,同一類型看上一本,就知道其他十本寫的什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拿出精品原創去做連載,畢竟,讀者們之所以願意追連載,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後續劇情的期待,他們猜不到,他們沒見過,建陽書坊的作品,顯然沒有這樣的效果。

綜合以上兩點,淩霄書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而這一優勢,再結合期刊連載的形式,一定會爆發出超乎想象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