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許你加入宋家軍(第2/7頁)

飛飛燕一邊帶著宋淩霄遊覽,一邊介紹道。

“原來如此。”宋淩霄點點頭。

“藏書也是一門學問,不過,一般做藏書的,也不會做到通俗小說上,畢竟通俗小說這個詞兒一提起來,就想到建本,麻沙本,都是質量比較差,價格比較低廉的本子,到處泛濫,也沒有什麽收藏價值。”飛飛燕嘆道。

兩人在一家書園的假山後,找到了一處藏書齋,裏頭沒人,他們兩個便晃了進去,一邊瀏覽架子上的書,一邊閑聊。

“這些書園裏還會舉辦一些活動,比如曲會、詩會、燈會,是交流的場所,書園老板很會在這些事上做文章,將人聚集在一起,便可以掙錢了,比如新出的箋紙、筆墨、硯台,進一些質量好的,外頭不容易見到的,印上曲會、詩會的名字,就可以翻倍賣出,而且還會引為佳話,這些小商品數量是有限的,如果有名士出席,拿到印著同款名字的小商品,代表著和名士有往來,是大家都恨不得去搶購的熱銷貨。”

“嗯,限量款,真會做生意。”宋淩霄感嘆。

“其實我本來也想,如果咱們能在京州也做這種閱讀、交流的文化空間,是否可以異軍突起呢?”飛飛燕嘆了口氣,“可惜京州的整體風氣還是比較嚴肅的。”

“有機會的,風氣都是一點點改變的嘛。”宋淩霄倒是很看好未來的錢景。

而且,他知道現代的很多花樣,是大兆目前還沒開發出來的,如果讓他來做,又有足夠的資金,保證比這些書園玩的溜。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看看通俗小說吧。

宋淩霄叫來廊上的一名書園夥計,問他通俗小說都在哪裏。

“您也是來找《通俗小說月刊》的吧?”那書園夥計熱情地說道,“隨我來,隨我來。”

夥計將兩人引入一處開闊的大堂,只見兩邊兩排書架,後面全都是書桌,幾乎是桌桌坐滿,人氣很旺。

這一看就是通俗小說閱覽室了,在現代的圖書館裏,也是這個分類裏人最多。

“就是這裏了,您自便。”夥計停住腳步。

宋淩霄和飛飛燕來到通俗小說書架前,舉目望去,看到滿滿當當一書架的小說,都被翻得破破爛爛的,可見有多麽受歡迎。

兩排書架裏,有一排半都是建本小說,建本小說雄踞江南市場,擁有最高的市場占有率,這是毋庸置疑的。

它的品類也是最多的,市面上有的小說類型它都有,不僅如此,每個類型下面最火的書它也有……跟風之作也是它最多。

譬如《三國演義》火了,建陽書坊就推出了《四國演義》《五國演義》《六國演義》……

《俠義傳》火了,建陽書坊就推出了《英烈傳》《英雄傳》《女俠傳》……

走自己的套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就是建陽書坊的傳統手藝了,”飛飛燕面露輕蔑之色,笑道,“先在市場上掃新書,再挑出其中最火的,然後用盜版擊潰它原來的書坊,把版權便宜弄過來,再出一大堆插圖本和點評本,把羊毛可勁兒地薅,讀者看膩味了之後,再攢書,做同類型的書,你看,那些歷史演義類的書,是不是大多是一個叫飛熊生的人寫的?”

宋淩霄翻到牌記頁一看,果然寫著作者:飛熊生。

“飛熊生就是余象天的外甥,余飛熊,余家有錢,幾個妹夫都是入贅進來的。”飛飛燕壓低聲音說道,“這飛熊生其實有幾分才氣,以前給余象天當西席先生的,後來因為自己寫歷史演義類小說,被余象天發掘,就讓他來當作者了,可惜飛熊生著實被余象天坑了一把,余象天不讓他自己發揮,讓他從前頭的套路裏東拼西湊的攢書,他年紀輕輕的,眼睛就花了。”

宋淩霄唏噓,這種因為自己的才華而被逮著可勁兒壓榨的作者真是慘,尤其是在,自己的才華還發揮不出來的情況下。

“不過,余象天對飛熊生十分信賴,余象天任人唯親,飛熊生既是他的親戚,又是有實力的作者,又聽他的話,你看,飛熊生的作品,都署著他自己的名字,而且還放在很明顯的位置,目前市面上,你也找不到飛熊生的盜版。”飛飛燕有些羨慕地說。

宋淩霄疑惑道:“這不是應該的嗎?”

“才不是應該的呢,凡是小作者,余象天都不許他們署名,寫的再好,也只能掛在大作者名下,一來是因為好賣,二來筆名掌握在建陽書坊手裏,就算作者跑了,讀者跑不了。像我這樣能署名的,都是早先跟著余象天寫書的,後來他學聰明了,就不再讓後來的作者署名了。”

宋淩霄心道,這種套路聽起來真是惡毒,余象天做著大兆最大的通俗小說出版商,卻是通俗小說行業最大的毒瘤。

“還有盜版,也是他的一種策略,一旦作者不聽話了,就不推他的正版,改推他的盜版,這樣賬面上又不用給作者抽成,可以一推二六五。”飛飛燕深吸了一口,“反正,在這裏,沒有作者敢反抗余象天——我們還是去那邊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