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輿論反噬(第3/5頁)

周圍的人亦竊竊私語地議論起來,距離薛琬最近的是薛府的家丁,錦心被審,被欺負,他們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薛從治洋洋得意地將從錦心那裏審問出來的結果丟在薛琬面前,想要讓薛琬自慚形穢,可是,在薛府的家丁看來,薛琬寫了什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體恤錦心,不僅沒有生氣,還安撫了被迫背叛主人的錦心,能夠得到這樣一位主人,是他們這些做下人的多大的幸運。

反過來觀之,薛從治身居高位,卻還用這樣的手段審問丫鬟,還為此沾沾自喜,實在是……一言難盡。

薛從治覺察到周圍的氣氛並不如他想象的那樣發展了。

本來想讓薛琬自慚形穢,千金大小姐寫出這樣低俗的東西,還詆毀養育她長大的父親,這難道不該無地自容嗎?

誰知,周圍的人不僅沒有認同薛從治,還對薛琬頗多同情,眼神間隱隱透露出他們心中所想,或許薛從治並不似他表面上表現出來的那般寬宏大量,既然能逼迫一個小丫鬟供出自己陪伴已久的主子,那還有什麽做不出來?多半他對待自己的女兒,也是像在朝堂上明爭暗鬥時,對待自己的同僚那樣耍盡心機吧!

這時候,黃七巧跑回人群中,分開眾人,來到薛琬身邊。

她看到薛琬手中的《連載小說月刊》,又看到哭成一團的錦心,大約猜到發生了什麽事。

黃七巧轉過頭,充滿敵意地看向人群中那個臉色陰沉的中年男子。

她在宮裏的百工所工作,也見過一些大人物,甚至還就板繪的工藝回答過一些問題,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了。

與宮裏其他職位的人不同,百工所的人自帶一股就事論事的氣勢,說話很直接,一種工藝技術是什麽樣就是什麽樣,也不需要添油加醋,也不需要卑躬屈膝,反正自己是什麽水平,就做出來什麽水平的東西,就擔當什麽級別的職務。

因此,黃七巧在面對吏部尚書、二品大員的薛從治時,表現出了一種令人意外的鎮定自若、條理分明:

“薛大人,你剛才說這本書烏七八糟,大逆不道麽?很不巧,這本書我看過,而且封面還是我畫的,我刻的,采用了水印和多色套印技術,我有信心,從繪畫到印制工藝,這本書在目前的圖書市場都是第一流的。”

黃七巧說道,她這樣說話的時候,薛琬擡起頭來看她,目光中流露出詫異之色。

“薛姐姐,書借我一下。”黃七巧伸出手。

薛琬一怔,將書遞到她手中。

黃七巧一本正經地舉起書來,給碼頭上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的吃瓜群眾看這本書,大家都被漂亮的封面所吸引,紛紛贊嘆起來。

當然,這也不是薛從治想看到的。

他沉聲道:“你又是哪裏來的小丫頭,這是我們薛家的事,和你無關,你快走開。”

黃七巧轉過身來,道:“怎麽能說和我無關?我的名字就印在這裏。”

說著,黃七巧打開牌記頁,指著上面“刻工黃七巧”的字樣,給眾人展示。

“你汙蔑這本書是烏七八糟,大逆不道,還說禮部會把它列為禁書,我當然要出來鳴不平。薛大人,你看過這本書嗎?不,應該說,你除了在《訣君子》裏尋找薛姐姐的罪證,你真的客觀地讀過這本書嗎?你完整地看過《訣君子》這個故事嗎?”

薛從治面上露出不屑之色:“薛某每日公務繁忙,哪有時間看這些閑人寫的小說?其他作者我不知道,薛琬都能當作者,呵,可見這書是什麽水平。”

然而,周圍的人卻並不似薛從治這樣不以為然。

當他們仔細一看,發現黃七巧手中拿著的,就是最近運河碼頭上最火熱的一本書《連載小說月刊》之時,紛紛議論起來:

“這本書賣的可好了,一到發售日,運河上下的貨船,都是成箱成箱運送這本書的,貨箱裏堆滿了《連載小說月刊》,到余杭去根本不愁賣。”

“是啊,我們搬運的間歇,也會拿一本出來讀一讀,識字的兄弟讀給不識字的兄弟聽,聽一陣,精神頭又好起來了,能解一天的乏呢!”

“才不是什麽烏七八糟的書,分明很好看!很吸引人!”

其中,也有許多看過《訣君子》的,聽說眼前這位千金大小姐就是《訣君子》的作者,他們不僅沒有驚訝,還憤憤不平起來。

“她竟然就是《訣君子》的作者!”碼頭搬運工兄妹中的哥哥驚奇地說道,“阿花,《訣君子》不是你最喜歡的書嗎?”

“什麽?她就是烏有先生嗎?”阿花目露震驚之色,消化掉這個爆炸性消息之後,阿花對於千金小姐離家出走之事有了新的評價,態度在前面“沒事找事”的基礎上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怪不得她會寫出那麽吸引人的作品!原來是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