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智若愚(第2/2頁)

陳燧警告他的那些話,言猶在耳,宋淩霄一直沒有找到時機跟他爹說,現在,也許,就是一個好機會。

“爹,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不對,應該說,我必須講,但是你有可能會不高興,會覺得我太杞人憂天,會不當一回事。”宋淩霄深一口氣,拉住宋郢的手,定定地望著他,“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定要聽進去!”

宋郢微微怔忡,很少見淩霄這樣鄭重,他自然也得打點起精神來聽一聽:“你說。”

“像是扣下折子這樣的事,一張兩張倒是無所謂,但是很多張,又不止薛從治那一撥人的折子,最好還是按照正常流程來辦。”宋淩霄正色道,“他們有意見,自然要想法設法地發聲,如果奏折這裏堵住了,也會在別的地方發聲,想要壓是壓不住的,不如讓他們走正常流程,讓禮部審查,我相信李侍郎的專業度和人品,一定會給出一個公正的結果。”

宋郢再次蹙起眉頭:“淩霄,你的意思是,讓我把參你的折子,送到朱勿用那去?你可知道朱勿用現在對你是個什麽態度?你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宋淩霄心裏一沉,是,朱勿用現在對他沒什麽好態度,畢竟名義上來說,這《訣君子》是朱家沒過門的兒媳婦寫的書,足以令朱勿用面上無光,如果有機會能禁了這本書,朱勿用顯然樂見其成。

“爹,你說得對,但是,就算你不把折子遞到朱勿用那去,朱勿用自己也會知道,而且,說不定還會反過來參你一本,那你扣下折子這件事,就成了實打實的把柄了。”宋淩霄分析道。

宋郢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他並不在乎:“淩霄,其實你不必操心這麽多,我這麽做,就是有這麽做的把握,如今聖上不問朝政,專心修宮室,流連於百工所,他最厭棄的就是不合禮法那一套說辭,若是薛從治的人把消息捅到聖上那裏,聖上也只會沖他們發火。”

宋淩霄知道宋郢把元若帝擺置得很好,宋郢替元若帝搞錢修宮室,地方鹽鐵礦藏、絲綢貿易的收成,都直走內庫,經宋郢的手輸送給元若帝,元若帝沒他不行。

另外一方面,宋郢還抓著京州城信息網,就是元若帝的耳目,元若帝不上朝,不代表他真的當撒手掌櫃,下面的風議、朝臣的行動,都分明記錄在案,每日上呈給元若帝,元若帝需要及時掌握這些消息,而只有宋郢才能讓他安心。

但,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按照陳燧所說,朝局可能會發生變化,到時候,朝臣自然不能問難皇帝,那就只能拿他身邊最親信的人下手,也就是宋郢。

所以,宋淩霄必須把宋郢從元若帝身邊的一把手這個位置剝離出來。

這並不容易……權力會讓人上癮,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他們會一不小心就超出邊界。

“爹,我要說句大不敬的話,你覺得這樣不問朝政,大興土木的日子能過多久?真能撐住十年,二十年嗎?”

宋淩霄剛起了個頭,嘴巴便被宋郢牢牢捂住。

宋郢皺眉望著他,搖了搖頭。

雖然周圍伺候的人早已被屏退,可是宋郢仍然不放心,畢竟隔墻有耳,而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說出來是會被殺頭的。

宋郢神色復雜,他先是被宋淩霄的話嚇了一跳,接著,他感到一種久違的恐慌,化作涼颼颼的風,在脖子後面吹著,使他出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種恐慌感,只有他還是個小太監的時候,才體會過。

那是一種身不由己,隨時會在夾縫中被不明不白地碾死的恐慌。

現在,他已經坐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

理論上來說,不該再有這種感覺。

不是他生存在夾縫中,而是他執掌生殺大權。

可是,歸根結底,他是依附著元若帝存在的,按照現在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元若帝真的能穩住十年、二十年麽?

一旦發生變化,他又該如何全身而退?

“淩霄,今日之言,不可再提。”宋郢目光微沉,“不過……你的話,我會好好考慮。”

說罷,宋郢松開了捏住宋淩霄嘴巴的手。

宋淩霄松了口氣,雖然這話說得猛了點,但是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好,爹,那奏折的事……”宋淩霄試探著問,一邊偷偷看宋郢的表情。

“你有辦法保證,不會把事情搞大麽?”宋郢反問回來。

額。

“提反對意見前,先把自己的對策想好。”宋郢看到宋淩霄又卡克了,無奈地搖搖頭,剛才有一瞬間他還覺得淩霄是大智若愚,現在看來,還是傻乎乎的。

“我再想想。”宋淩霄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