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寵妃 坤寧宮。(第2/3頁)

這是四月的拿手曲子。

蕭聿喉嚨滾動,“這倒是沒有。”

殿中央爐煙裊裊,隨春風散去。

佳人披羅裳,眉際月輝映,秦婈放下金樽,緩緩開了喉,音色婉轉動聽,如耳邊輕語撩人心弦。

殿外的宮女太監們眼前一亮,可皇上的目光卻一寸寸暗了下去。

曲畢,秦婈笑道:“陛下,臣妾唱的好聽嗎?”

蕭聿點頭,笑了一下。

皇上今夜毫無意外地歇在了景仁宮,雖然秦婈沒醉,但酒勁起來,也難敵睡意,蕭聿攬過她的肩膀,手掌在她肩上拍了拍。

蕭聿緩緩闔上雙眸——

烏雲藹藹,京中一片陰沉。

永昌三十八年十月初三,丙申年戊戌月戊子日,嘉宣帝突然駕崩。

滿京皆知先帝已病入膏肓,但究竟還有多少日子,楚後卻瞞的格外緊。

戊子日的前一夜,楚後召集世家貴女及內命婦進宮賞菊,成王妃和穆家女等皆在其列,晚宴尚未用完,整個皇宮就已亂成一片。

那場春蒐後,嘉宣帝一臥不起,再加之燕王病逝,徹底打破三王抗衡的局面,楚後趁機把控朝廷,成王眼見朝廷勢力迅速向晉王府傾倒,不是沒起過反的心思,光是刺殺他就做過兩次,可蕭聿有個好嶽父,憑軍力,京中無能與蘇家抗衡。

成王兩次皆敗。

當晚,蘇景北親自帶兵將紫禁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此等架勢,便是街上的乞兒都知道要變天了。

楚後從奄奄一息的皇帝手中接過聖旨,斂襟坐於高台之上,睥睨四方,命太監當著天子近臣的面將聖旨緩緩展開。

這是傳位聖旨。

眾人略過冗長的帝王生平,直接看到了最後一句話。

晉王蕭聿懷瑾握瑜,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

下面是玉璽大印。

嘉宣帝嬪妃早早便著素衣在太和殿內跪好,哭聲一聲接著一聲,與平時做作的泫然欲泣不同,仿佛此時的聲嘶力竭,才稱得上情真意切。

哭聲貫穿日出日落,嬪妃們的嗓子都啞了,淚卻流不盡。

這些人都是要雖先帝去的,除了能得到烈女、節婦的稱號,並修書、立牌坊以外,什麽都留不下了。

隨著先帝下墓,這些嬪妃相繼被太監拉走,有些人為了免去被蓋棺窒息而亡的痛苦,選擇直接撞死在大殿上。

“嘭”地一聲,血濺太和殿。

蘇菱肩膀一抖,蕭聿連忙將她拉至身後,握住了她的手,小聲道:“別怕。”

國喪之後,宮人們將層層疊疊的素縞色幔帳拆卸下來,蕭聿很快從晉王府搬到了紫禁城。

時值冬日,大雪接連而下,雕梁畫棟,覆上了一層層輕白。

新帝登基,又是一片祥和。

傍晚時分,新帝陪楚太後用膳。

楚太後停下金箸後,道:“高麗李氏聽聞陛下登基,連忙派使臣送了公主過來,哀家估計這兩日也快到了。”

蕭聿右手一頓,擡眸與太後對視。

雖說不是親生的兒子,但楚太後好歹養了他十幾年,如今看他著帝王龍紋長袍,氣度懾人,眼裏也有了些笑意,道:“哀家聽聞她不僅生的國色天香,還精通漢話,這高麗雖是屬國,但畢竟送的是李氏公主,一個妃位是免不了的,如此一來,四妃占了一個,還有三位,陛下心中可有人選?”

蕭聿喉結微動。

“旁的不說,內閣首輔柳大人、還有薛家,此番都是出了力的,各家都得選一個入宮,陛下……”楚太後看著他笑了笑,“罷了,明日哀家還是與阿菱再商議一番吧。”

說到這,只聽太後繼續道:“就是皇後這個肚子,怎麽久了都沒動靜?”

蕭聿眸光晦暗不明,攥了攥指節上的扳指,若無其事道:“這半年兒子光刺殺就遇了兩次,皇後險些替兒子挨了一刀,這子嗣,是兒子沒要。”

孩子要沒要不知道,但這明目張膽的維護,太後是看出來了。

不過少年夫妻,哪有感情不深的,更何況蘇家沒少替皇帝出力,甚至可以說,蕭聿能這麽順利登基,蘇家是要立一大功。

這也是楚太後沒急著塞楚家女入宮的原因。

這後宮高墻,先贏的都不算贏。

待皇帝嘗過千百種滋味,終有一天會把朝堂裏的鐵石心腸放到後宮來,屆時,後宮女子便大多成了一個樣子。

再拼的,便是心機與手腕了。

楚太後點了點頭,笑道:“陛下這是話裏有話了。”

蕭聿直接道:“皇後有孕之前,朕不想寒了蘇家的心,除了高麗朝貢以外,剩下的暫且等等。”

楚太後笑的很柔和,“陛下是天子,蘇家是臣子,陛下如此偏向蘇家,就不怕寒了柳家與薛家的心嗎?”

蕭聿倏然一笑,“母後,凡事都講究個先來後到,就像在兒子心裏,楚家亦是旁人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