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叛國(微修) 替朕保下一個人(第3/4頁)

蘇菱自知她這身子淋不得雨,便垂眸低聲道:“多謝公公。”

盛公公將蘇菱送回坤寧宮,甫一進門,只聽盛公公低聲道:“娘娘,陛下口諭。”

蘇菱神思一恍,捂著肚子,緩緩跪在地上。

盛公公道:“陛下口諭,從今日起,若無詔令,娘娘不得踏出坤寧宮半步。”

蘇菱恭敬道:“臣妾遵旨。”

盛公公道:“日後坤寧宮若是有事,娘娘叫扶鶯來吩咐奴才便是。”

蘇菱從袖中拿出了一張字條,塞給盛公公道:“煩請公公替我呈與陛下。”

盛公公立馬推拒道:“陛下有令,坤寧宮只進不出,還恕老奴不能收。”

翌日一早,養心殿內。

首輔柳文士帶領內閣,跪了烏泱泱一片。

柳文士道:“如今民心大亂,蘇後早已不堪為後宮之首,臣肯懇請陛下廢後,以安民心。”

重臣齊聲道:“臣懇請陛下廢後,以安民心。”

蕭聿負手轉身,沉聲道:“眼前國家危在旦夕,前路如晦,爾等不出策救國,卻在這與朕談廢後?”

“臣知陛下與皇後鶼鰈情深。”柳文士深吸一口氣,道:“哪怕陛下一意孤行,不在乎史官記載,不在乎後人評說,可密河一戰,害死了我大周整整六萬兒郎!陛下身為天子,不能不在乎這六萬條人命!將士不畏戰死,卻畏冤死!”

內閣大臣郭子良道:“孟子雲,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陛下為何不能以江山社稷為重!”

說罷,郭子良以額撞地,撞得一下比一下重,一副冒死以諫的架勢。

蕭聿擡手,將案幾上的茶壺杯盞“嘩啦”一聲,盡數掃落在地。

郭子良一怔。

“你敢同朕談社稷,好。”蕭聿將折子甩在了郭子良的頭上,“你既心懷天下,那你告訴朕,閬州糧倉被燒,糧又從哪出!此番出征的軍隊又從何處抽調!”

“此番兵敗,國家覆滅,又當如何?”

郭子良啞口無言。

“口口聲聲含著六萬冤魂,朕問你們,那六萬人的撫恤金,怎麽給!內帑空虛至此,朕不如效仿高祖就查你們的賬如何!”

龍顏震怒,四座皆驚。

哪怕他們心知,陛下就是想保蘇後,他們亦是不敢再出聲了。

畢竟真查起來,沒人是幹凈的。

須臾過後,蕭聿道:“昨夜朕與方總督、淳南侯秉燭夜談,已決定親征。”

柳文士一驚,叩首答道:“陛下萬萬不可,如今太子未立,國本未定,陛下、陛下怎能親征!”

蕭聿手持軍符,看著柳文士道:“那閣老與朕說說,這軍符,朕該給誰?”

這話一出,殿內寂靜。

鎮國公都能反,如今還能信誰?

眼下皇帝最信任的不過淳南侯,但以淳南侯的資歷,卻未必能打下這場關乎國家存亡的硬仗。

內閣群臣低聲道:“這……陛下唯一的子嗣尚在皇後腹中,宗室也無過合適的人選……”

“是啊,這該如何是好?”

蕭聿看著殿內階下的眾臣,用指腹點了點桌案,嗤笑一聲道:“若朕真出了什麽事,閣老便將成王從封地請回來罷。”

內閣重臣重呼:“陛下福澤深厚,定能早日凱旋。”

——

皇帝禦駕親征已成定局,當晚,蕭聿去慈寧宮請安。

楚太後撚著手上佛珠,蹙眉道:“皇帝禦駕親征,安的是民心,是軍心,萬不可親上戰場,以身涉險。”

“母後放心,兒子不會貿然行事的。”蕭聿緩聲道:“就是這六宮之權,兒子還得交由您來管了。”

楚太後看著蕭聿,將手中的佛珠“啪”地一下拍在案幾上,“行軍打仗,哀家是管不了了,但今日既然你把六宮之權交予哀家,哀家便要與你說道一番。”

“蘇家那不是吃了敗仗,那是通敵叛國!皇帝怎能不責罰蘇後?”楚太後看著蕭聿道:“蘇家根本是從一開始就在算計陛下!”

“可當年若非朕一心拉攏鎮國公府,蘇氏興許是已嫁為何家婦,縱使今日蘇家需誅三族,也不該禍及外嫁女。”蕭聿看著楚太後,沉吟道:“更何況,她肚子裏還懷著朕的孩子,要責罰,也等她生下孩子。”

楚太後道:“刑當罪則威,不當罪則侮的道理,陛下總該是明白的,陛下對蘇氏如此輕拿輕放,就不怕在後宮,在前朝損了威嚴?”

說到這,楚太後心中大駭。

帝王禦駕親征,親守國門,一旦得勝回朝,誰還敢說皇帝一個不字?

恁時,他還會責罰蘇氏嗎?

蕭聿道:“母後是如何想的?”

楚太後眼睛半眯,順著皇帝的話道:“蘇氏畢竟入了皇家玉牒,腹中還有陛下子嗣,確實不宜重罰,但蘇淮安卻難逃重責,理應聽從刑部的意見,處以淩遲之行,以平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