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2頁)

有品位的環境,親切的服務,上等的美味,誰都拒絕不了。唯一的缺點就是位置太難等,如今宋嫂食肆的餐位號已經排到下個月。這也是葉安特意吩咐過的,一是有點饑餓營銷的意思,二則是為了更好的產品把關。店開的這麽大,宋五嫂如今已經很少親自下廚了,由她親手調、教出的廚娘軍團們代替。而她自己則負責每日的進貨,保證將最新鮮的食材端上飯桌。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葉郎君慧眼識英才”的故事已經流傳甚廣。有人暗自算了一下,光是宋嫂食肆每日的進項,就足以讓葉安躋身京中富商的隊伍,更別說還有那麽多掙錢的生意,怎能不讓人眼紅。

終於,一個休沐日的午後,葉安難得閑下來在家,突然金福拿著張拜帖走進來:“郎君,城東申員外求見。”

總算來了,葉安重重的嘆了口氣,精神抖擻的起身:“那過來。”

只見拜帖上只有簡單的幾個字,說的是這位申員外想要在明天拜見葉家主人。葉安想了想,最後回道,感謝申員外厚愛,他年紀小,應該由自己拜見他才是。但是無奈抽不出身,不如明日再宋嫂食肆設宴,由他做東,有事再詳談。

葉安剛落下筆,門外又有下人稟告,說城北李大官人、劉老爺,也都送來帖子。

金福咋舌:“怎麽這麽多人。”

淡定的抿了口茶,葉安輕笑道:“等著吧,一會兒還有呢。”

……

宋嫂食肆包廂內,申師孟皮笑肉不笑的看著眼前的人,一開口嘴裏仿佛扔刀子:“李老弟,沒想到今日你也過來了,怎麽?自家店面被宋家食肆擠兌的過不下去,來求支招來了?”

申師孟以善於經商而聞名於大宋,年輕時就闖出了點名堂。住在臨安的大富商裴氏三顧茅廬把他請來,交給他本錢十萬貫,任由他經營投資。三年後,本錢翻了幾番,申師孟如約把錢押送到裴家。後來,裴老爺子去世了,申師孟趕回臨安吊喪,將其所委托的資本全數交回,裴家長子將其中的十分之三分給了申師孟,成就一段佳話。

申師孟依靠這些本錢,成為東京城數一數二的大富豪。有時候就連朝廷的小官,也要看其臉色。

與他對話的是李老爺,李家從前朝起便在開封數代經營,與許多大臣家都有舊交。甚至城中不少商家結社都是由李家做見證人,與申師孟這種近些年靠運輸、錢莊等新事物發家的人不同。李家主要是經營開封城中的田產、酒樓,宋嫂食肆的火爆確實對其有一定影響。

李老爺今年已經七十了,但看上去依舊身板硬朗,對申師孟的挑釁也不生氣,笑眯眯道:“確實啊,但誰讓人家買賣做得好呢?倒是你,申老弟,聽說你想進入京中茶商們的“品茗社”,結果被拒絕了?哎,這麽些年了,你還是跟人處不好,這脾氣也該改改了。”

申師孟黑著一張臉,李家勢力在京中盤根錯節,自己因為不願向其低頭,而處處被刁難。這時候提起此事,這老東西是往他肺管子上戳啊!

有他們兩帶頭,旁邊的商人們有幾個暴脾氣的也紛紛怒目而視,要不是包廂太小活動不方便,估計都要上手了!

就在滿屋一片劍拔弩張之時,門突然被推開了。從外走進一俊的不像話的小少年,看見眾人,彎了彎桃花眼,笑道:“小子無狀,讓各位久等了。”

聽到此言,大家方才知曉,原來這就是今日的主角。一些消息不靈通的人見到葉安簡直不可思議,怎麽會如此年輕?

就連申師孟和李老爺也都微微愣了一下,雖說知道葉家家主年紀尚小,但當面見到還是挺有沖擊力的。

“葉郎君好大的威風,這麽多人都等你。”這估計是被葉安搶了生意的,說話酸氣直冒。

葉安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抱歉抱歉,因為作業沒寫完,學舍裏老師不讓走。”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