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封六宮(第3/4頁)

莊太妃出身不高,早年是因倚仗太後才得了妃位。待得先帝駕崩,她被尊為太妃,初時是在宮裏養老。前兩年因為南宮敏的事,她知曉太後不快,請旨出宮安養,太後就準她在皇城裏置了個宅子。

眼下在頤寧宮裏,宮人盡被摒了出去,這個如今在全天下也算頭一等尊貴的女人跪在殿裏,哭得泣不成聲:“太後娘娘,臣妾無福,不能生下一兒半女,這麽多年也就……也就阿敏還算個念想。如今是她糊塗,犯下這等大錯,貴妃之位她自然不配,也不配留在後宮,但求……但求太後娘娘饒她一命,讓臣妾帶她走吧……臣妾必定好好守著她……絕不讓她再做錯事了……”

太後端坐主位,因心煩而緊鎖著眉。但若說沒點不忍,那也是假的。

如今的後宮腥風血雨不斷,她們那一輩也並沒有好到哪兒去。皇子們都成年後,廝殺得更是厲害。

如今還能活下來、混到太妃位子上的都不容易。說實在話,到了這個時候、這個歲數,大家便是與昔年的敵手都能坐下來慨嘆往昔了,更何況是一直交情還不錯的人?

太後沉然一嘆:“當過嬪妃的人,豈有住到外頭的道理?哀家可以不殺她,關進冷宮好生照料,保她這輩子衣食無憂。但跟著你出去的事,你不要再多說了,這不合規矩。”

莊太妃往前膝行了幾步:“太後!臣妾一直以來也只在皇城裏,阿敏若是……與臣妾同住,臣妾更不會離皇城一步,不會讓她見到外人!冷宮那地方……您也在宮中這許多年,阿敏這樣的嬪妃入了冷宮,哪還有活路啊!”

說及此處,莊太妃直哭得喘不上氣。

她這話倒是說到了點上。都是千年的妖精,誰也別裝對宮裏的情形不清楚。

南宮敏前幾年在宮中四處樹敵,一旦入了冷宮,榮妃、晴妃……或是任何一個與她存怨的嬪妃,都打有可能讓她死得不明不白。

到時命都沒了,衣食無憂還有什麽用?

太後面色鐵青,強沉了口氣。

她不想傷莊太妃的心,但也不想開這個口子。

不想開這個口子也不是為了什麽虛禮。若真讓她決斷,左右都是被廢了,哪怕改嫁也不關她的事。她是怕南宮敏腦子不清不楚又野心蓬勃,跟著莊太妃出去就會滋生別的念頭,到時再鬧出些風浪來。

太後冷著臉不想應,但一低眼,看見的就是莊太妃滿面淚痕的樣子。

她還記得第一回 見莊太妃的情境。莊太妃原是尚服局繡房的人,因著容貌姣好,手藝又精巧,入了先帝的眼。

得了幸的第二日,她到棲鳳宮磕頭問安,說話時眼皮都不敢擡一下,頭上珠釵的穗子直因緊張在顫。待得她讓宮女備了賞來給她,這個從前沒見過什麽好東西的姑娘才忍不住擡了擡眸,帶著三分局促兩分好奇,張望宮女呈來的東西。

一晃幾十年,她們都老了,兩個人都已雙鬢斑白。莊太妃亦已不再會為那點子賞賜起什麽好奇,只是太後心裏頭知道,她的日子還是苦的。

這份苦,不是因為吃穿,是因宮裏的女人能記掛寄托的東西太少了。一顆心沒了依靠,就只能渾噩度日。

早幾年,毓太妃就是這麽沒的。她的女兒出了嫁,不過兩年光景便難產而亡,孩子也沒活下來。毓太妃心裏頭一下子沒了支撐,不過三年便也跟著去了。

太後回憶往事,心裏到底松動了,嘆了口氣:“我可以依你。但你要知道,我這是為著你,不是為了她。今日我把規矩立好,你不許違逆,否則我只好賜她三尺白綾。”

莊太妃趕忙抹了把眼淚,匆匆下拜:“臣妾不敢違逆。”

太後斟酌著,緩緩道:“你那裏院子夠大,西側的前後三進盡可給她住。但除了這三進院子,她哪兒也不許去。便是你們相見,也只許你去看她,不可她出來見你。”

這是連南宮敏去花園裏散散步都不許了,往後的大半輩子、幾十載光陰,都只能守著那前後三進院子。

可這已是難得的好結果,莊太妃連忙答應:“臣妾遵旨。”

“更別想帶著她見皇上。”太後臉上更添兩分肅然,“不論什麽時候、不論什麽事情,別想著為她開口求皇上去看她。就是她病了死了臨終所願,你也不能心軟。倘使你做些糊塗事,我就在她死後著得道高人去作法,讓她永世不得超生!”

“太後……”莊太妃略微慌了那麽一瞬,還是磕了頭,“臣妾謹記。”

“若她有什麽事非要宮裏相助。”太後頓了頓,“吃穿用度上的事也好、傳太醫也好,你只許來頤寧宮稟話,不許去擾皇上。敢讓她的事再出現在皇上耳朵裏,她便會死無全屍。”

“臣妾明白!”莊太妃重重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