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驟雨[05](第3/4頁)

首先是SAR對地探測區域模型,軟件中心空白部分先是一個球狀體躍出,接著是以球心為原點畫出空間直角系坐標,將仿真實例中的坐標代入模型得出SAR當前的坐標(x,y,z)……設置P為SAR對地探測的中心點(所求點坐標)。

“求出P點坐標。先進行坐標轉換,將坐標系繞Z軸旋轉h度。”盛明安打下旋轉過程得出來的矩陣,將上述所有用到的方程式代入得出最終求取結果的方程式,緊接著再代入準確的數值得出所求坐標的數值。

最後一步可以在軟件裏計算,盛明安懶得輸入,直接寫下結果。

剩下一小部分網友本來要走,看到他開始做題不由停下來繼續觀看,裏頭還有網友在外開直播貼,同時直播盛明安和布雷克的擂台賽。

他在帖子裏點評:[安開始動手……中規中矩吧,沒有太大問題但也不出彩,速度比普通的雷達工程專業學生快一點,不是大神的級別。]

[還是比不上布雷克。布雷克的速度太快了,他的數學模型推導進行到中途,我打賭他在11點鐘到來時就能建立數學模型!]

[至於安,也許他可以在1點之前完成數學模型的建立。]

趙達也在觀看,他看法和大多數人一樣。

現在是10點,盛明安才剛開始SAR對地探測中心點坐標的求解,接下來還有數學模型推導和建立,完成這一部分區域模型後,還需要考慮到受幹擾情況,即建立幹擾機對目標有效掩護區模型。

這部分才真正具備技術難度。

果不其然,布雷克在12點到來前完成了全部的SAR對地探測區域模型和一小部分幹擾機掩護模型,而盛明安還在建立對地探測的數學模型。

時間過去一半,除非盛明安突然提速超車,否則勝負已定!

觀看了三個小時,很多人已經開始感到疲憊,評論減少,但奇怪的是沒有多少人離開,或許是他們覺得在勝負已定的情況下,盛明安還那麽不焦不躁、有條不紊的繼續讓他們感同身受。

因為雷達工程就是這麽無聊枯燥啊。

事實上不管是雷達工程還是其他科研專業都是相同的無聊枯燥而且復雜高深,每天耗費數十個小時不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過程還會不停的‘error’、‘error’、‘error’!更可怕的是你完全不知道哪裏‘error’!

簡直令人崩潰!

[等等——我有個驚人的發現,不知該不該說。]

[我也——我剛才就想說——]

[安全程沒有出過錯!!]

[艹!搶我話的碧池!]

趙達直起身,忽然來了精神,全神貫注盯著盛明安的建模直播過程,死死盯住十幾分鐘後,終於驚駭地吞了吞口水直呼:“臥槽!臥槽!”

“全程沒有出錯是什麽概念?”

零失誤啊!

就是布雷克也在計算過程出了錯誤必須推翻重新建模,而盛明安速度雖慢,卻沒有出錯!

[廢話!那麽慢的速度,換我也不會出錯!]

[速度快難免出錯有什麽問題?速度慢有時間思索所以不出錯有什麽問題?]

[一看你就不是雷達工程專業的,你上去既要學會運用方程式、腦子裏還得有個大概的雷達工作的三維立體圖,然後你還必須考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幹擾波並將它們找出來。在這個龐大的構建過程中,沒有任何出錯,你覺得可能嗎?]

[任何科研成果,必定是經過無數次錯誤的經驗得來。]

[那有什麽用?時間過去一半,布雷克可是領先一大截。]

[你們沒有發現嗎?安的速度在提高!有一些算數,他直接跳過,或者直接給出來,比電腦計算還快!]

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一大波網友圍觀。

原本呈現死水一樣的直播忽然像沸騰的熱水,評論區迅速活了過來,已經有人開始全程錄屏,打算到時搬運到油管。

趙達也忍不住錄屏,他是全程觀看兩人的對比,所以比其他人更了解盛明安仿真建模的變化。

——是真的肉眼可見的加速!

前半段的比試平淡無奇,後半段因為盛明安加速和零失誤而沸騰,兩人的競爭進入白熱化,接下來就看是誰先完成幹擾機模型!

直播中的代碼飛速跳動,數值復雜的方程式得出結果後不到兩三秒就跳過,軟件中的各種模型逐步壘起,從數值的計算到對地探測區域仿真結果的出現,引來一波評論高潮。

盛明安的指尖停頓幾秒,瞥向時鐘。

[怎麽突然停下了?]

[還剩1個小時!我好他媽緊張!]

[到目前為止還是布雷克領先,領先了一個模型建立!]

[結果真的沒懸念,就是加速也沒用。]

抽空看了眼評論,盛明安輕笑了聲,用發音正確的美式英語說:“朋友們,聽過彎道超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