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記·壹

(一)

正是七月近半的盛夏時節,九成山的森林深處卻被參天古木遮蔽了日光。被黛色山石和濃綠垂枝環抱的溪水敲擊出琉璃般清涼的響聲,一路宛轉行出了密林,忽地沿著絕壁飛流而下,正迎上灑落的陽光,像一幅隨風垂落,金絲閃爍的素底織綿。

山澗流水的上方,是依山勢而建的淩空樓台。九成宮的綿延殿影中轉折出一間小小涼亭,飛檐下、廊柱間的青竹簾此時都高高卷起,讓亭下清涼的水氣飄浮無礙,亭中對坐之人的笑語聲也聽得分外清晰。

“蜘蛛精?人偶娃娃?我說七夕之夜你們兩個會失蹤哪,原來是聽怪談聽糊塗了!八成是迷了路又不好意思承認,等天亮才轉出山的吧?”

萬安公主倚坐在彩繪小漆台前,杏色輕羅披帛和裙擺像巨大蝶翼般伸展著。不過這仙姿玉貌的帝女似乎正在生氣,一邊發出不容分辯的責備,一邊用長柄紈扇不輕不重地敲了敲李瑯琊的肩頭。“仙居殿的侍女跟我抱怨了好幾天,說沒有薛王家的九郎講故事,沒有金吾衛的端華湊趣,今年的七夕都過得沒有意思……”

李瑯琊無奈地苦著臉:“是真的遇到怪談了呀……端華已經給每位姐姐都補送了一份七夕節禮,還沒有得到原諒嗎?”

萬安公主回想著那紅發少年四處陪情的樣子和花色翻新的巧言,終於放棄了嗔怒的姿態。“噗哧”一聲笑了出來:“誰知道那個家夥還欠了多少帳沒有還!眼看又快到中元節了,你們這對難兄難弟可不許再出什麽亂子了!”

李瑯琊隨口答應著,忽又想起了什麽。“皇姐要留下來過節嗎?今年萬安觀不在長安做中元法事?”

“嗯?”萬安公主一邊撫弄著斜墜在墮馬髻上的玉釵,一邊理了理肩上的披帛。“今年的中元法事和賞香宴都輪到金仙觀主辦,我好容易得了清閑,所以上山避暑來了……啊,你看我差點忘了!”

她從衣袖中拿出一個小小的犀角圓盒。“這是顧飛瓊真人托我帶給你的,是她為中元節特制的一款香丸,名字叫‘綠衣’。

接過香盒,李瑯琊老練地只旋開一點圓蓋,與鼻端保持著一段距離,輕輕吸了口氣。“清涼又憂傷,像幽深林海一般的綠色味道……‘綠兮衣兮,綠衣黃裏’——懷念逝去戀人的詩句,真是無比切合節令的香氣啊!”

嘆息般的評論話語還沒收尾,就被忽然插入進來的開朗笑語聲打斷了。“不是吧?姐弟倆剛見面就又開始賞香了?二位殿下不要這樣老學究氣好不好?”

端華大步轉過朱紅廊柱,走進了小小的空中樓閣。身上也不是束腰窄袖的金吾衛服色,而是白絹外罩透明單絲羅的夏袍,折扇卻不合體統地隨手斜插在腰間。

李瑯琊含笑看他一眼並沒言聲,萬安公主早銀鈴似的開了口:“好啊,我看金吾衛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居然天色這麽早就放棄了行宮防衛,跑到我這兒耍起貧嘴了!既然端華公子嫌賞香太學究氣,下回再跟我索要名香去討女孩子歡心……可要小心點哦!”

“您不會用含意是‘討厭’的香來陷害我吧?難得我們從妖怪手裏逃脫出來,您怎麽一點撫慰之情都沒有呢?我真是心都傷碎了……”端華早和公主鬥慣了口,笑嘻嘻地一邊行禮一邊應對自如,之後也不等人邀請就自己在小台前盤坐下來。忽然又想起什麽事,揚聲向外邊喊道:“那個小宮女,你進來吧!”

台階下閃過一抹淡淡蟬翼般的青影,一個嬌小輕盈的少女從隱身的山石後轉了出來,手裏好像捧著什麽東西,只是怯生生地不敢擡頭。

“我過來的時候看到這小姑娘站在亭子下面,說自己是繡坊的宮女,有一件新繡品想獻給公主,卻膽子太小不敢進來,正急得不知怎麽辦好——我就自告奮勇領她來覲見公主啦。”

(二)

端華幾句話解釋的時間,那小宮女已經走進了涼亭,伏身深深拜倒。剛才淡如柳煙的青色影子可能只是樹叢掩映的錯覺罷了——她穿戴的是九成宮中的侍女度夏衣飾:水藍色紗衫,齊胸束起的白色羅裙,袖口和裙裾點綴著細細的銀泥貼花,耳旁挽著雙鬟。擡起頭來才看出,她年紀不過十三四歲,稚氣未脫的容顏嬌婉清秀,聲音更是嘹嚦甜美,像冰鎮在白玉碗裏的一泓蓮子湯,只是因為緊張而微微帶著顫抖。

“我是宮裏繡坊的繡匠……自己悄悄繡過一幅衣料,只是顏色太素,沒想好要做成什麽衣裳。後來公主來九成宮避暑,我遠遠望見您的風姿,就像月中的仙人……聽說您還是修行的女道士,正好配這幅衣料,所以我連夜用它裁了一條裙子,好想看看公主穿起它的樣子呢……”